A股市場即將迎來第一支棗股。
3月28日,中國證監會公告稱,好想你棗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好想你”)中小板IPO申請通過審核,計劃在深交所發行不超過186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7380萬股。
繼雙塔食品、金字火腿、涪陵榨菜、洽洽瓜子等企業之后,“好想你”成為又一家享受資本盛宴的休閑食品類公司。
這有望催生一個身價超過17.77億元的“棗子家族”。
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棗行業市場份額比較分散而且競爭很大,‘好想你’市場占有率并不高,想要突擊比較困難。”
棗子家族
從1992年到2011年,石聚彬用19年時間完成了從鄉鎮企業主到上市公司責任人的華麗變身。
“好想你”前身是鄉鎮集體企業鄭州市新鄭縣奧星食品廠,成立于1992年。石聚彬正是其法定代表人。
此次共享“好想你”資本盛宴的股東有34名,其中有31名股東為自然人——合計持股86.35%。除了“好想你”董事長兼總經理石聚彬外,其余30名自然人股東均為“好想你”公司的員工。
資料顯示,“好想你”的股東乃至管理層里,親戚關系盤根錯節。甚至可以說,“好想你”是一家以家族關系為基礎的公司。
在這31名自然人股東中,石聚彬為首的大家族持股情況最為壯觀,合計持股量約為64.4%,并直接控制著公司的命脈。
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石聚彬持有“好想你”3000萬股股份,占比54.36%。
石聚彬的姐夫常國杰、弟弟石聚領均為公司副總經理,分別持有4.28%和3.71%的股份,前者主管采購,后者主管行政;石聚彬的妻弟湛明乾持有1.65%的股份,其在公司的身份是“省內銷售部經理”;同時,湛明乾的妻子與岳父也分別持有0.24%和0.16%的股份,前者是“資金管理部經理”,后者是“新廠冷庫經理”。
在公司管理層中還分布著其他枝蔓關系的股東。如“好想你”副總經理盧國杰之弟盧新杰也持有公司股數90.9萬股,并任公司阿克蘇“好想你”生產廠長。新廠焦棗生產部經理常景濤和父親常福安也都持有公司股份。
參照食品飲料類新股2010年上市的情形,一般發行市盈率在40倍以上。“好想你”2010年每股利潤為1.71元,發行攤薄后對應基本每股收益為1.28元,以40倍發行市盈率估測,發行價將超50元。
若以此計算,通過此次IPO,石聚彬一人身價就將突破15億元;而其家族持股市值合計將超過17.77億元。
資料顯示,“好想你”員工持股數從236萬股到8.8萬股不等。股數超過200萬股的有5人,超過80萬股的有6人。“好想你”成功上市之后,除總經理石聚彬外,將誕生5個億萬富翁,6個千萬富翁,20名百萬富翁。即使持股8.8萬股的員工,也將擁有440萬的身價。
另有3名股東為機構投資者,包括深創投、鄭州百瑞創新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百瑞創投),以及北京秉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秉原創投)。
深創投、百瑞創投并列公司第二大股東,各持股335萬股,占比6.07%;秉原創投持股近84萬股,占比1.52%。
深創投是百瑞創投的大股東,持有后者40%的股份。某業內人士指出,百瑞創投“其實就是深創投在鄭州布的點”。
2008年9月百瑞創投投資2000萬進入“好想你”。同年10月深創投、秉原創投各投資2000萬、500萬攜手進入“好想你”。
深創投、百瑞創投合計持股市值1.675億元,不到三年時間獲益7.4倍左右,收益了1.475億元,秉原創投持股市值為4200萬元,收益為3700萬,回報率7.4倍。
據悉,“好想你”上市計劃募集資金2.86億元,投入新鄭加工基地年產4400噸紅棗系列產品深加工建設項目和阿克蘇加工基地年產3600噸紅棗系列產品深加工建設項目。
“好想你”的成功讓更多棗企業垂涎不已。
中國棗網張玉樸透露:“棗企業紛紛做全國性擴張。創投公司在和一些棗企業洽談,現在啟動上市計劃的棗企業有不少。新疆2家企業,滄州也有幾家,其中一家第一筆融資已經到賬。‘好想你’的上市進展,對其他棗企業比較鼓舞。”
加盟管控藏危機
“好想你”有超過99%的連鎖專賣店為特許加盟店,其為“好想你”提供了超過9成的銷售收入。
然而,據“好想你”上海某被特許經銷商向《機構投資》透露,“好想你”對加盟商“沒有什么監管”。
對于所有加盟型企業來說,龐大的加盟體系蘊藏著的管理危機是所有投資人必須關注的核心問題。
“好想你”連鎖加盟店由被特許經銷商負責,后者可以在所在省、市自建專賣店和發展專賣店。截至2010年12月31日,“好想你”在全國283個城市開設了1819家連鎖專賣店,其中直營專賣店12家,連鎖加盟店1807家。
2010年,“好想你”通過特許經營模式實現的銷售收入占總銷售收入的比為91.86%,通過商場超市模式占比為4.8%,通過直營模式占比為1.61%。
由此得知,“好想你”的盈利模式嚴重依賴被特許經銷商和加盟商。如果加盟店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或加盟商本身出現問題,不僅影響公司銷售,也將影響公司聲譽和品牌。
一位業內人士對此表示擔憂。他認為,“好想你”主要盈利靠加盟店,直營店只有十幾家,這種經營模式比較危險,一個公司的經營權應該把握在自己手里。
對被特許經銷商、加盟商的監管是“好想你”公司的重中之重。
石聚彬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會對被特許經銷商打分,并予黃牌警告或者紅牌取消加盟商資格的處罰。
然而上海某被特許經銷商卻告訴《機構投資》:“從沒聽說過有打分的說法,‘好想你’對我們沒有什么監管,我只是跟總部那邊簽了一個合同,就獲得了特許經銷商的資格。”
該經銷商還表示:“我與他們聯系不多,只參加過他們兩次年會。平時我只負責發貨、打款,對下邊的加盟商監管也只是跟他們簽一份合同。”
據透露,上海地區已經有100多家加盟店,覆蓋率比較全面。
據悉,2010年“好想你”為了加速擴大規模,開設了大學生創業店。“大學生創業店有優惠政策,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現在基本上每個地區的名額都滿了,大學生創業店也屬于加盟店。”前述人士透露。
數據也從側面證實了該人士的說法。2010年“好想你”加盟店有1807家,新增加加盟店為613家。而在2008年初,加盟店僅僅只有479家。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好想你”連鎖規模膨脹迅速,但新增門店對營業利潤的貢獻率卻明顯下降。如,2008年、2009年,新增門店對公司營業利潤的貢獻率均在10%以上,但2010年,這個數字直接滑落到8.8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分析師馮林表示:“站在投資者的角度,首先要看發展階段,因為這直接關系到以后的盈利能力增長速度。如果加盟店一線城市覆蓋率的比較全,那就說明發展空間比較小。因為‘好想你’棗子的價格比較高的,如果向二三線城市擴張,可能會遇到瓶頸。因為二三線城市相對一線城市來講,收入和消費能力相對較低。”
包括河南省在內,“好想你”在全國21個省、4個直轄市都設有特許經銷商和加盟店。“好想你”招股說明書顯示:除河南總公司、陜西“好想你”外,新疆若羌、北京、香港、阿克蘇“好想你”等大多家分公司2010年均出現不同程度虧損。
利潤超過30%來自補貼?
高額銀行貸款,以及對政府補貼的較大依賴,正日益成為“好想你”進一步發展的絆腳石。
京衡律師事務所的陳麗律師表示:“棗企業競爭很大,這個行業科技含量不大,完全可以被模仿。主要是資金問題——只要有充足的現金流,就可以建立一條龍生產線。”
資料顯示,除了獲得創投公司增資的4500萬元以外,“好想你”在2010年向多家銀行借款。
2010年2月,石聚彬向中國農業銀行申請了2000萬元借款;5月,滄州“好想你”向滄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府西支行申請了800萬元借款;8月向新鄭農合行申請了2000萬元借款;9月,若羌“好想你”向若羌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借款5000萬元;12月,阿克蘇“好想你”向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阿克蘇地區分行營業部申請量4336萬元借款。當年借款總額達14136萬元。
如果算上創投公司的4500萬元,從2008年到2010年,“好想你”的借款總額高達18636萬元。
此外,2008年-2010年,“好想你”利潤的很大一部分來自政府補貼。據招股說明書,在2008年政府補貼居然高達約40%;2010年政府的補助甚至超過了前兩年政府補貼之和,占總利潤比例近37%。
中國棗網張玉樸表示,“好想你”之所以能成為龍頭老大,是因為市場運作比較好,產品很豐富有200多種,并且政府支持力度也比較大。
達晨創投分析師指出:“利潤30%-40%來自政府補貼的話,可持續性就是一個問題。因為如果政府政策變動的話,這一部分補貼取消,‘好想你’持續性、經營性的利潤就難保。”
賽迪顧問資料顯示,2009年中國棗產品市場競爭格局為“好想你”占市場份額1.8%,山東鼎力、山西天驕、滄州恩際、山西裕華占比各為1.2%、0.9%、0.7%、0.55%,而其他棗企業總共占比94.6%。由此得知,“好想你”雖然是龍頭老大,但是在市場占有率很低,相對其他企業優勢并不是很明顯。
“這個行業比較特殊,是一個很分散的行業。從全國范圍來講,棗企業成千上萬家,但是耳熟能詳的品牌很少。‘好想你’市場占有率低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占有率從1.8%變為2.8%,看起來簡單,但是真正做起來比較難。因為在市場極度分散的情況下,大家對品牌的關注度不高,全國各地的棗子小作坊比較多,價格才是取勝關鍵。”上述分析師指出。
一位研究食品行業的人士告訴記者:“好的品牌才有定價的權利,如果品牌不是很突出的話,價格又比較高,就比較難以生存了。”
招股說明書顯示在未來三年之內,無論是原棗、粗加工產品還是深加工產品增長速度都將會大幅下降。“好想你”市場擴張、業績增長將面臨挑戰。
張玉樸表示:“如何保障質量是業內最為頭疼的一件事,如果‘好想你’上市,其產品質量問題一定得把好關,自建生產基地就很重要。”
這使“好想你”未來持續經營能力面臨較大壓力,其中生產基地建設顯得尤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