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美國財政部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截至去年6月30日,中國為美國證券最大單一持有國,持有美國證券1.611萬億美元,比2009年6月30日增持1470億美元。日本和英國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名,其持有的美國證券分別為1.393萬億美元和0.798萬億美元。
該報告基于美國財政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和美聯儲備理事會每年一次的聯合調查。調查內容是國外持有美國證券的情況。今年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國外持有的美國證券數量總計10.691萬億美元。報告涉及的證券包括股票,長期債券和短期債券。股票既包括普通股、優先股,還包括各種投資基金,如開放式基金、封閉式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而債券則包括美國國債、機構債和企業債。
根據明細表,中國大陸持有的美國證券主要是長期債券,特別是美國長期國債。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6月,中國持有美國股票的市值為1270億美元,長期國債11080億美元,長期機構資產支持證券(ABS)2980億美元,長期企業ABS20億美元,短期債券只有50億美元。報告的注釋指出,機構ABS主要受住房抵押貸款支持。外國持有的美國長期機構債中有66%的比例,即7130億美元,是以ABS的形式存在。中國大陸一直是美國長期機構資產支持債券的最大持有者。
報告特別提到,自從1978年有調查數據以來,英國長期是持有美國證券最多的兩個國家之一。但在2006年的調查中,英國被中國大陸超越,落到第三名的位置。目前,英國仍是持有美國股票最多的國家,持有3240億美元的美國股票和基金。而中國則是持有美國債券最多的國家。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國持有美國長期國債11080億美元,比一年前增持了7570億美元,這其中中國選擇減持短期國債,增持長期國債。
不過,對于持有美國證券的國別統計數據,報告自己認為“并不完美”,因為“精準地掌握美國證券所有者的真實情況是不可能的”。而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國際金融機構之間復雜的托管代理關系和不記名證券無法提供所有者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