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今后可以更方便地在自己的“生活圈”買到便宜、新鮮的蔬菜。國內部分蔬菜種植大省遭遇菜價“跳水”的同時,北京也同樣遭遇蔬菜價低難銷問題。
北京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閆小彥近日表示,將大力發展蔬菜零售直銷模式,增加本地和外埠蔬菜生產基地開辦社區直營菜店,降低流通費用。
“社區居民存在買菜難、買菜貴問題,說明社區蔬菜供應網點存在空白。”閆小彥說,為解決“菜籃子”問題,北京將消除社區蔬菜供應網點空白,發展蔬菜直銷對接新模式,鼓勵外埠和本地蔬菜生產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建立社區直營菜市場和直營菜店,減少中間環節,讓市民吃上便宜菜。另一方面,這些直銷菜店或菜市場多與蔬菜基地簽訂合約,保證了蔬菜不會出現滯銷,讓菜農可以放心種菜。
北京將最終建立起以社區菜市場為主體,社區菜店、生鮮超市為重要補充,網絡直銷為新生力量的多業態并存、相互補充、共同發展的格局。
此外,還將推進社區菜市場產權制度改革。加速推進政府對社區菜市場產權收購和參資入股,從根本上解決政府對蔬菜零售終端控制力問題。
據悉,北京市為保障京城市民的“菜籃子”,已創新出直營對接、批零延伸、軍地共建整合資源、網店模式創新業態等五種蔬菜零售新模式,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包括大白菜、圓白菜、蘿卜、土豆、黃瓜、西紅柿、尖椒、豆角和韭菜等10個品種的“大路菜”在以更少的流通環節、更經濟的價錢、更新鮮的面貌登上北京“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