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北京車展上,董事長徐建一代表中國一汽發布了以“品質、技術、創新”為內涵的全新品牌戰略;而在今年的第十四屆上海車展上,他又以“藍途”戰略命名,詳細闡述了中國一汽未來在節能減排和新能源技術方面的思路、布局與目標。
“藍途”戰略的量化目標
徐建一說,一汽的“藍途”戰略即依托體系支撐、立足科技創新、追求節能環保、憧憬藍色天空、扎實推進汽車低碳節能環保技術的藍色征程。
一汽“藍途”戰略第一階段目標是:“十二五”期間,自主乘用車在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滿足國家第三階段油耗法規限值基礎上,推出燃料消耗量再降8%的汽車產品,開發滿足下一階段油耗限值的關鍵技術。
徐建一指出,“藍途”戰略對國家、對行業、對企業均具有重大意義。中國汽車產業必須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增強新產品開發能力和自主品牌創建能力,大力發展低碳節能汽車,積極培育自主核心競爭能力,勇敢地肩負起節能、減排、環保責任,全面推進以技術創新為主導的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技術革命和產業進步。
“藍途”戰略,是一汽突出技術導向和體系支撐,追求汽車低碳、節能、環保發展的戰略宣言。也是一汽面向“十二五”,把“品質承載責任,技術創造優勢,創新引領未來”的承諾,變成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創新實踐。
“藍途”戰略的技術路徑
徐建一表示,為實現“藍途”戰略,一汽將兼顧傳統節能技術和新能源汽車技術,把握前沿科技,掌握核心技術,建設自主掌控的汽車標準體系,用有競爭力的自主創新體系,打造技術成熟、品質可靠、性能優異的汽車產品。
一汽“藍途”戰略將從兩個方面展開,一方面,在自主創新體系支撐下,充分利用國內外成熟技術資源,全面提升傳統動力低碳節能技術;另一方面,突破核心技術,掌控關鍵部件,加速新能源商品車開發,全力推進新能源汽車戰略。
在傳統節能技術方面,中國一汽將以50多年堅實的產品開發積累為基礎,從“高效動力、減輕自重、降低阻力、智能控制”四個方面,打造傳統節油技術優勢。在高效動力方面,將以汽油機直噴技術、汽油機增壓技術、汽油機停缸技術、多擋自動變速箱技術為核心,提高燃油的利用效率;在輕量化技術方面,將以高強度鋼技術、激光拼焊板應用技術、內高壓成形技術、輕質合金應用、復合材料應用等為主攻方向,開發輕量化功能件和結構件;在降低阻力方面,不斷優化車身造型設計,降低風阻系數。通過結構優化和表面處理技術,降低摩擦阻力。通過采用高效附件和實現附件電控,提高附件系統的能量利用效率;在智能控制方面,通過整車行駛狀態識別技術、智能換擋技術、制動能量回收技術等動力總成綜合控制技術,降低燃油消耗。
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一汽將堅持“技術上可能、經濟上可行、環境上可容”的發展原則,充分發揮央企電動車聯盟秘書長單位作用,堅持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兩條腿走路。“十二五”期間,一汽將在新能源汽車產品開發、能力建設、生產準備等方面投資98億元,打造乘用車純電動平臺、混合動力平臺、插電式混合動力平臺和商用車純電動平臺、混合動力平臺等八個新能源汽車產品平臺,共計開發13款新能源乘用車和三款新能源商用車,實現新能源汽車的商品化、規模化發展。
一汽新能源汽車商品化將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到“十二五”中期,結合國家新能源汽車私人購車試點、十城千輛等鼓勵政策,加快純電動、插電式、深度混合動力技術的用戶使用試驗,推進商品化進程。建立一汽新能源汽車技術平臺和核心零部件供應商體系,建立關鍵技術標準體系,掌握關鍵總成、部件的制造技術。第二階段,到“十二五”末期,按照商品化模式,建立起適應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的運營體系,使新能源汽車在性能價格上,力爭具備與跨國公司同類產品競爭的實力。形成采用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深度混合動力等技術,覆蓋從A00級到C級的新能源汽車商品體系。
“藍途”戰略的社會責任
徐建一說,一汽50多年的發展實踐,造就了“爭第一、創新業、擔責任”的長子性格與風采。
2010年,一汽實現產銷總量接近256萬輛,其中自主品牌達到103.8萬輛,實現了“三年兩改觀”的階段性目標,也為一汽2015年總產銷達到500萬輛、自主品牌突破256萬輛的“十二五”目標奠定了基礎。
“藍途”戰略的發布實施,是一汽站在時代發展新征程上做出的新承諾。這既是一汽創新變革,推動產業轉型和產品升級,參與國際競爭的客觀需求,也是勇于擔負共和國長子責任,實現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優先選擇。
為此,一汽將始終以振興民族汽車工業和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最優質的產品、最完善的服務為己任,全力攻克節能環保技術,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汽車,在推進“藍途”戰略的征程上,讓水更清、山更綠、天更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