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直到周五(3月11日)下午,日本經濟復蘇面臨的最大風險一直是油價高企、出口需求不確定,以及猶猶豫豫的政府和更加大膽的反對派之間在預算問題上即將進行的攤牌。 一場強烈地震就在這時重創了日本東北部宮城地區海岸。這是一個觸目驚心的事例,提醒人們,還有一些更為基本的風險,可能威脅到人口稠密、易受地震沖擊的日本列島上的經濟活動。 衡量自然災害的全面影響需要時間。周五,官員及救援機構仍難以估算受災地區損毀的程度和人員傷亡情況。 不過,這場地震至少給日本經濟復蘇劃上了一個巨大的問號——經濟學家們原本期望,在2010年后三個季度陷入停滯后,復蘇將于當前的季度提速。 去年,日本經濟增長了3.9%,為20年來的最快增速。但產出仍遠低于全球金融危機前的水平,而與之前的3個月相比,上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實際上萎縮了0.3%。 地震對主要經濟體的影響,往往沒有最初預期的那么嚴重,而且周五受災最重地區在經濟上的重要性,亦遠不及關西地區的沿海工業區——在1995年神戶地震之后,該地區遭受了大范圍的中斷。 麥格理集團(Macquarie)亞洲首席經濟學家理查德
杰拉姆(Richard
Jerram)表示,整個日本東北地區占日本經濟的比重約為8%,而神戶一個城市就占到了4%。 不過,這場災難可能加深消費者和投資者心目中對日本經濟能否持續復蘇的不確定性,日本經濟正試圖走出戰后最嚴重的衰退。日本的增長仍嚴重依賴美國、歐洲和中國等關鍵市場的需求,經濟復蘇已受制于海外局勢。 “人們首先擔心的是,脆弱的經濟周期承受不起嚴重的破壞。”杰拉姆表示。 目睹了自己所在辦公區域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機“像暴風雨中的樹木一樣彎下了腰”,摩根大通日本首席經濟學家菅野雅明(Masaaki
Kanno)匆匆趕出了一份研究報告,簡要羅列了一些可能立刻出現的影響。 “看起來整個運輸和配送系統將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開始恢復正常運行,”菅野雅明表示,“商業活動,特別是東北部地區的商業活動將受到損害。” 東京一些便利店里的食品貨架幾乎空空如也,這突顯出首都附近人口稠密地區的食品和生活必需品消費需求短期內有可能大幅上漲,但這場災難還可能讓人們減少另一些可有可無的需求,比如旅游。 至少,與1995年時相比,日本企業應該有了更充足的準備,以應付不可避免的供應鏈中斷。 由于吸取了1995年那場災難的教訓,日本政府和保險公司在積極鼓勵各家企業(哪怕是一些小企業)擬定詳細的“商業應急方案”,旨在盡最大可能降低損失,并幫助它們迅速恢復。 長期而言,這場地震勢必導致受災地區在建筑和公共建設工程方面大舉投入,那些海嘯卷走整座建筑物的恐怖畫面表明,應對損害將需要巨大的努力和高額投資。 通過迫使家庭和企業動用自身儲蓄為重建籌資,這場災難可能在今年剩余時間內為經濟增長提供支撐。 此前,執政的民主黨致力于將支出“從混凝土轉向人民”,減少公共建筑工程預算,轉而提高兒童補貼、改善社會福利,這些舉措令日本建筑行業受到了嚴重擠壓。 而今,在東北地區,將需要更多的混凝土,這對重壓之下的承包商是個好消息。 但是,為受災地區公共建設工程融資的需求,將使政府預算承受更大的壓力。在2011財政年度,日本政府在收入方面勢必更加依賴新債券發行(而非稅收),這將是連續第三年出現這種局面。 盡管這場地震無疑將確保政府和反對黨就實施預算所需的立法達成妥協——這減少了一個不確定性的來源——但這可能至少會延緩日本平衡其帳戶、并由此確保其財政生存能力的行動。 研究機構資本經濟(Capital
Economics)表示,“金融市場也必須考慮這場災難的經濟成本和對于公共財政的影響,影響將十分巨大。”(譯者/懷川)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