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今年新農保試點將擴大到40%的縣,“十二五”將實現全覆蓋,惠民政策如何高效和農民對接,金融機構怎樣發揮銜接作用?《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陳偉鴻):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觀察》,歡迎各位的收看。2011年的中國經濟,將面臨哪些挑戰呢?經濟領域又將發生哪些新的變化。從今天開始,我們將會推出“2011中國經濟新動力”的系列節目,集中來關注農民的養老保險、城鄉一體化、區域經濟、新能源和中小企業融資等一系列的話題。
今天我們要來關注的就是農民養老保障的問題。“老有所依、老有所養”,這是中國農民都在關心的一個問題。而從2009年開始呢,新型農村養老保險開始在全國試點。按計劃,到2020年,這項被稱作是新農保的政策,將會覆蓋到全國所有的農村。這項被稱為新農保的政策,能給農民帶來哪些保障呢?中國的農民的養老問題,是否就能夠得到解決?新型農保的推廣,又會面臨哪些具體的問題?今天的節目我們將就此來展開評論。
我們特別請到了郵政儲蓄銀行的副行長呂家進,還有我們的評論員何帆。好了,在節目一開始我們來看一看記者的調查。
解說:在廣東省開平市的三圍村,以前農民的養老問題,是困擾當地村民的一個難題,而有了新農保這種社保新政策,農民們說養老更有保障了。
余養躉(三圍村委會支部書記):按照上一次報上去的表99.7%,差不多都(參加)完了,差不多全部都完了。
解說:去年10月開平被列為新農保第二批試點地區,現在全市的新農保參保率超過了99%,也就是說基本上實現全覆蓋。
記者:您上農保的話,您上了多少錢的呢?
參保村民1:200元
記者:上的200元,大姐您上的是多少錢?
參保村民2:500元,她上的500元。
記者:您上的是500元。
參保村民2:嗯,500元。
解說:農民個人繳費目前設100元到500元五個檔次,地方政府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增設檔次,由農民自主自愿選擇繳費,在繳費滿15年之后繳費者到60歲的時候就可以領取養老金,此外根據新農保制度的規定,年滿60歲已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可以直接享受基礎養老金,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62歲的村民許齊愛現在每個月就能領到55塊錢的基礎養老金。
記者:大姐您拿到這個錢開心嗎?
許齊愛(參保村民):開心,當然開心了,是不是呀,這么老從來沒有這些錢領。
解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繼取消農業稅、農業直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惠民政策后的又一項重大惠農政策。2009年起,在全國選取10%的縣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結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地方政府繳費補貼全部記入個人帳戶。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2010年底全國有838個縣和4個直轄市的大部分區縣,開展國家新農保試點,覆蓋面達到24%,目前全國累計開展新農保試點的地區參保人數總計達1.65億人,其中領取養老金的人數達到4809萬人。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將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范圍擴大到全國40%的縣。
主持人:在新農保的政策當中大家看到只要農民年滿了60周歲,那么他每個月就可以領取55元的養老金,在很多人眼里呢55元并不是特別多,但是對于農民的養老保障而言,它可以起到什么樣的作用?何帆你怎么看?
何帆:錢是不多,但是這是已經拿到手的錢,而且這預示著萬里長征我們現在走出來第一步。
主持人:實實在在的保障開始了。
何帆:對,而且我還要澄清一點,其實大家不要只盯著這個55,因為我們現在新農保它主要分兩塊,一個是基礎養老金,還有是個人帳戶養老金,那么基礎養老金是政府的財政給你出錢的,所以最低你大概到60歲的時候能夠領到55歲塊錢,如果是這個條件允許的話,有的地方這個水平實際上比這個還要高,那么另外我們還有個人帳戶的養老金,按照現在從100塊錢到500塊錢,一共5個檔次你可以自己選,我大概算了一下,比如說如果你交500塊錢,那么連續交15年,從45歲一直交15年,交到60歲你就可以來領了,那么加上你的本金,加上你的利息,然后折算到每個月,估計可能能夠領到60多塊錢,那加上55塊錢就有100多塊錢,當然這個水平還不算很高,但是國務院在進行新農保試點指導意見中也說到國家以后將根據經濟發展的狀況和物價的變動,適時地調整全國新農保基礎養老金最低的標準,而且我還要想強調一點,就是我們解決農民這個養老的問題呢,不是只靠這個新農保,這個新農保它是給農民吃一個定心丸,它是一個保底,是一個鍋底,但是你這鍋里頭還得有別的東西,就是我們還要解決好家庭養老的問題,我們還要做好這個土地保障的問題,我們還要增加一些集體的補助,所以把這些全部都加在一起的話,我們可以會預測在未來的時候,農村的老年人這個晚年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主持人:那呂行長您在這55年養老金的背后,看到對農民的保障是一個什么樣的力量?
呂家進(郵政儲蓄銀行副行長):農村新型保險工作是中央近年來推出的,繼農民種糧不交稅,上學不交費,看病不算貴,之后又一重大的惠農政策,那么在惠農方面呢,中央和地方政府越來越重視,那么這幾年來,我們國家的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國家也有更好的財力了,剛才何博士談到的,中央政府補貼的55元,現在以及地方政府相應配套政策都能夠到位。
主持人:所以政府的高度關注其實是推動新農保推廣的速度如此之快一個重要的要素。
呂家進:一個重要的要素。那么各地的社會保障部門呢,在總結了城鎮社保推廣經驗的基礎上,那么加大了在農村的社保的這一個工作的力度,那么這是第二個重要的原因;那么第三個是在這一次有了一個良好的推廣模式,充分的發揮各界金融機構的作用,來利用銀行的網點,利用銀行的網絡,以及利用銀行在廣大農村地區這樣一些好的條件來做好推廣的工作,按照中央的要求呢,在2020年來完成新農保的全覆蓋,但是從目前各地進展情況來看呢,這個進度是很快的,那么在我們國家呢,東南的沿海這樣一些省份,現在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新農保基本上實現了全覆蓋。那么在中部及一些西部的一些重點的一些地區,那么由于當地政府和社保部門的重視,這項工作推進也很快,那么預計那么在要不了那么三五年,這個新型農村社保就能夠基本上實現了全覆蓋。
主持人:關于新農保在推廣過程當中的相關情況呢,我們也特別采訪了專家馬上我們就來聽一聽專家的看法。
汞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副部長):具體的建議我想是這樣,那就是怎么增加制度的吸引力,第一個是從制度本身看怎么能夠,基礎養老金目前是一個固定的是55塊錢或者60塊錢,70塊錢,取決于不同的地方。那么這一塊如果能夠形成一個自行調整跟物價掛起鉤來,那就是說對于年輕人可能有一定的吸引力,這不是固定的,這是一個。另外個人帳戶養老金這一塊,地方補貼的比例,或者是計息的利率,能不能再提高一些,目前地方補貼是至少不低于30塊錢,再多一點,可能增加點吸引力;另外計息利率目前是按銀行存款利率計息,這一塊能不能承諾,我們適當高于銀行存款利率這是有一些吸引力;另外一個從其他保險制度銜接上,能不能進行一些改善,更加容易和這個城鎮職工呀,農民工的養老保險能夠更加容易銜接。
主持人:新農保現在正在全國各地廣泛的推廣當中,那么在推廣的過程當中各地會有一些什么樣的新做法?新經驗呢?在稍候的節目當中繼續我們的評論。
解說:今年新農保試點,將擴大到40%的縣,“十二五”將實現全覆蓋,惠民政策如何高效和農民對接?金融機構怎樣發揮銜接作用?《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歡迎繼續來收看今天的《今日觀察》,馬上我們來看看網友在這一刻發來的一些觀點,首先我們看到的這位叫“深圳酷球窮”的網友提到“對于新農保我是強烈支持的,讓很多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保,穩定了俺們的大后方,也讓更多外出的人看到家里發展的機會,也看到了國家大力改善農村的決心,有利于減少地區的不平衡。”
再來看一看下面這位網友的觀點“新農保的推出,改變農民‘養兒防老’的舊觀念,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讓農民安心的進行生產生活促進消費拉動內需。”
在新農保的試點當中,很多地方都已經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新的做法和新的思路,很多人覺得廣東的做法特別值得借鑒,那么在廣東新農保到底是如何來推廣的呢?我們來看看記者的調查。
彭瑋(記者):對于一些在偏遠的地區,參加新農保的農民來說沒有銀行,可能也沒有提款機,那么怎么樣才能領到自己的養老金,可能是一個比較令人頭疼的問題。那么現在呢,我是在廣東省開平市的一個鎮上面,這里是這個鎮一個農資服務站,那么在這個地方呢,我們看到郵儲銀行推出一項商易通的服務呢,可以上參保的農民很方便的用手中這樣一張銀行卡,就可以取到自己的養老金,那么具體怎么操作呢?我們現在來看一下。
解說:參保的農戶通過這個商易通,將帳戶中的養老金轉帳到商戶的帳戶中,然后再由商戶向成功轉帳的農戶支付等額的現金,過程僅需幾分鐘,參保的農戶就可以順利地拿到自己的養老金了。
但是做到今天這一步并不容易,新農保試點的初期最大的難題是如何為數量龐大,居住分散的村民辦理新農保審核登記和繳費?按照廣東全省1236個鎮估計,社保部門要承接新農保工作,需要在鎮、縣一級增加2400人左右,每年運行維護費用約1.5億元左右,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廣東省社保部門,通過競標的方式,最終由郵儲銀行承接新農保的經辦服務。
銀行的網點優勢派上了用場,然而銀行一下子要承接幾百萬人的參保任務,同樣也是一個不小的難題,在廣東開平市記者看到,他們通過簡化表格、簡化手、續簡化流程的一站式服務,讓農民不出鎮就能辦理繳費并領到養老金。
蔡良江(廣東省郵政儲蓄銀行開平市支行行長):原來是按照一式三份,但是我們通過這樣,那就是一家人就是一份就夠了,一份就夠了,他所有資料我們都已經在相關的系統里面提取,它已經是核對過的了,就是確認交還是享受,交的話交多少錢,填好,簽個名就可以。
解說:為確保農民參保數據的高質量,社保部門和銀行還要對每一個細節進行嚴格的把控。
李鋼(郵政儲蓄銀行廣東分行對公業務部副經理):比如說一個單式的設計,那它應該包括哪些風險點,這些風險點上應該包含哪一項,社保局要監控哪一項,我們要監控哪一項,把這些項目要考慮完全。
解說:廣東社銀合作推進新農保工作,解決了國家政策在農村落地時的一大現實難題,商業銀行也借此擴大了自己的客戶資源。
林白樺(廣東省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局長):我們覺得一年的效果使我們感覺到,達到了另一個收獲,就是低成本高效率。
解說:截止到去年底,廣東省農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人數達到834萬人,其中172萬人按月領取養老待遇,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69萬人,增長率達到128%。
主持人:在廣東的做法當中我們看到銀行發揮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來發放相關的這些登記表格,然后來做相應的這些工作,呂行長你是不是也特別關注銀行在這個領域當中發揮的作用?
呂家進:做好新農保的這個工作呀,首要的一點是要對參保的農戶,要對他的信息進行收集,要進行核實,這個工作呢因為我們國家廣大的農村地區,農民呢相對來講比較分散,來做好這樣一個核實工作,單靠社保部門顯然是不夠的,力量是不夠的。社保部門近幾年來盡管是加大了一些力量的投入,但是說銀行有這個在農村地區有著眾多的網點,也有著一些眾多的人員,那么在做好新農保服務工作的時候,能夠更好地發揮好這些網點的作用和金融機構的作用。那么廣東省在做好新農保的發展過程之中,采取了多家金融機構招標的方式,那么選取了郵政儲蓄銀行,來作為金融服務的提供方,因為郵政儲蓄銀行整個是在農村的網點比較多,基本上是在每個鄉鎮,這都有自己的網點,那么郵政儲蓄銀行又依托郵政的網絡,在廣大的農村地區通過寄信,送包裹和廣大的農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對了解這個農村的這些基本情況。那么銀行也有很好的這種信息系統,那么現在能夠把它的信息,銀行的信息化和社保的信息化能夠實現一個有效的銜接,也包括說我們公安部門這些戶籍的管理,能夠實現這三個方面的信息融合,能夠很好地提供了這個信息的登陸啊,補充啊,來提高這樣的效率。
主持人:我想我們要再請何帆從自己的視角,來解讀一下現在銀行可以來代理新農保的登記和發放,它給這些廣大的農民提供了什么樣的一些便利?
何帆:這個新農保可以說是一個對農民來說,實惠非常大的一件好事,但是這個好事要落在實處它非常不容易,剛剛像呂行長說的,一個就是你怎么這么多農民,你這個繳費怎么替他們把這個錢收上來。
呂家進:對,很多是山高地遠交通不便的地方。
何帆:對,另外同樣的一個呢,就是你怎么來發放這些錢,實際上可能還涉及到你怎么更好地來運營這些錢,所以我覺得像我們這個郵政儲蓄銀行在廣東的試點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路,這個事情好事情要眾人拾柴火焰高,那么這些金融系統它有它的網絡優勢,它有它的這個信息的優勢,而且它有一個內控體系,這都是可以能夠更好地為新農保來提供服務的。你比如說我也了解到就在傳統的,因為我們現在遇到的一個問題叫給農民辦個人帳戶,如果按照傳統的做法,大概你要到窗口去辦的話,你可能一個小時最多給6個農民能辦,因為他得填三張表,你得把你所有的信息都要填出來,填出來之后呢,還得有關人員還跟戶籍部門核實你的信息,但是像郵政儲蓄銀行在廣東他們做的,就是他們進行了一點創新,其實有時候你只要動一點腦子,可能就能夠把這個事情做得非常的好,他們跟這個派出所的這個系統能夠把這個信息能夠共享,共享之后就大大地簡化了農民來填表的一些手續,那么這樣子的話,就是他們用了,他們已經把這個信息都已經做在一張表上去了,農民過去的時候很方便,只用畫個勾簽個名,就可以能夠做好。
主持人:盡量地簡化程序性的工作。
何帆:對,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已經辦了30萬個個人帳戶,那我算了一下如果按照原來的程序的話,大概要200個月,別說“十二五”了,“十三五”都已經過去了,這個事情還不會做好,但是我有一點想請教呂行長的就是,其實這應該是一個雙贏,那么在你幫著這個新農保做好這個發放工作時候呢,如何能夠探討一個對商業銀行來說,也能夠探討出來新的盈利的模式,我想這個可能是能夠這個新農保的工作做得更扎實的有一點,不知道他們有什么想法。
主持人:何帆擔心你們只是賠本賺吆喝。
何帆:據我現在了解好像還是賠錢的。
主持人:現在掙錢了嗎,這是一個盈利的項目嗎?
呂家進:這個事情應該說是,還是不掙錢的,那么作為郵政儲蓄銀行來講是一個新組建的機構,那么把自身定位于做好農村的金融服務工作,那么郵政儲蓄銀行之所以認認真真地來做好新農保的服務,并且是在過去的一年多的時間,一年多的時間在我們國家已經是試點之中,占有了48%的這樣一些縣,就是由儲蓄銀行來提供服務,像在廣東省、河南省,廣東省實現了全省的由郵政儲蓄銀行獨家來代理,在河南、山東、內蒙等一些省市都是由郵政儲蓄銀行來做。在做這個過程之中郵政儲蓄銀行一個是要提高,提高效率,加強管理來減少成本。那么第二個是通過逐步的擴大規模,來做大規模。
主持人:覆蓋的面更廣一些。
呂家進:覆蓋的面更廣一些,那么是來形成一個邊際的效應。那么第三個是通過我們做好這個工作,因為在中央也提出來,要在政府要實行一些服務的外包和服務的采購,那么也希望能夠通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能夠給這些商業銀行提供一定的相應的費用的補償,來實現這樣商業的可持續的發展,使這樣一種好事辦得更好,能夠長期辦下去。
主持人:這實際上是一個新的探索,就是商業銀行作為新農保的一個代理機構,那么對于這樣的新的探索和新的實踐,專家會有什么樣一些看法,我們馬上來聽一聽。
楊燕綏(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地大物博,如果說讓我們政府的社保機構深入到山區農區,這個在短期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銀行尤其是郵儲銀行他們的窗口比較深入農村,所以這樣就給了農民一種方便;第二呢迅速,因為這次人大也看到了,總理說我們過去已經20%多的農民參加了養老保險,在今后5年里要達到40%,甚至到2020年100%,甚至到2015年就要實現100%,這樣快的速度,那么銀行這樣的窗口服務介入進來,對社保的經辦能力是極大的支持,所以這是一條快速的路徑,所以快速;第三安全,因為銀行它的窗口從它的門閉開始,到它整個監控,一直到它的帳目管理,它是非常安全的,這樣一個實際上成本也是非常高的,這樣一個安全系統,要讓社保經辦機構,讓政府來投資,在幾年之內把這個系統搞的這么安全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覺得給農民帶來三個好處,方便、迅速、安全。
主持人:現在新農保都已經在全國慢慢地推開了,未來我們希望8億的農民都能夠納入到新農保的范疇當中,所以我們想問一問兩位,在我們未來推廣的過程里還有什么樣的一些問題是需要來解決的?
何帆:我現在比較關心的問題,就是我們現在新農保還是一個試點的工作,那么最后怎么從這個試點變成一個全國的覆蓋,就是怎么從地方糧票變成一個全國糧票,那么可能這里頭還有很多工作,另外就是我們要注意到就是地區之間是有差異的,所以我們今天聽到廣東的故事我們感到很欣慰,但畢竟廣東它是一個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所以來解決包括地方財政,包括一些村鎮一級的這些政府,來補助這些農民,都是拿得出來錢的,那還有很多在中西部地區,那怎么樣才能夠考慮到他們實際的情況,因為現在這個新農保的確是迫在眉睫,我們現在都在講中國的未富先老,其實農村的未富先老比城里的更嚴重,農村的老年人口占人口的比例,現在已經比城市的人口比例還更高了。
主持人:呂行長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呂家進:做好這個新農保服務,除了在做好保費的,就是參保人的費用的收繳和發放這樣一個難題之外,還面臨著如何把新農保的基金給管理好,新農保的基金的管理應該成為是下一步重點的一個研究的課題,如何使農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