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讀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頗有感慨,這是一份“民有所呼,國有所應”的報告。此前,溫家寶邀請企業與基層民眾進中南海議政,與網友“面對面”的爐邊談話,以及近期民眾熱切關注的民生內容,在這份報告中幾乎都有翔實、具體的體現。 談到成績不自矜,說到問題不回避,規劃未來不虛夸——初聽政府工作報告,這是一個突出的印象。 由于是被外媒稱為“新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未來五年規劃的開局之年”提出的政府工作報告,所回顧與展望的時間跨度,不限于去年與今年,而長達前后兩個五年,顯得尤為厚重深遠。這是中華民族復興路途中極其關鍵的時期,如何評價、規劃這前后兩個五年,是本次“兩會”的重要職責,而政府工作報告是這個職責的具體體現。 談到成績不自矜。在回顧過去五年的成就時,篇幅不長,用詞樸實,不事張揚,用諸多具體的數字和事實說話:“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9.8萬億元,年均增長11.2%,財政收入從3.16萬億元增加到8.31萬億元。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級計算機等前沿科技實現重大突破。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尤其念及這些成績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與國內汶川、玉樹、舟曲等自然災害頻仍的艱難困苦中取得,13億國民有理由自豪。 談到問題不回避。總理坦誠披露過去五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分別增長9.7%和8.9%,并未回避居民收入增長低于GDP增速這一情況。并且坦承,“一些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主要是優質教育、醫療資源總量不足、分布不均;物價上漲壓力加大,部分城市房價漲幅過高;違法征地拆遷等引發的社會矛盾增多;食品安全問題比較突出;一些領域腐敗現象嚴重。 談到未來不虛浮。一項項承諾,猶如軍令狀,有具體的目標,以方便代表、委員和人民監督實行。除了GDP升速大幅下調,更引人注目的,是針對上述“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提出整治辦法。比如,教育經費占比要達到4%,更平白地要求今年要加強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加快實行財政預算公開,“讓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錢,辦了什么事”。并醒目地將民生問題納入對地方領導的問責機制,稱“穩定房價和住房保障工作實行省級人民政府負總責,市縣人民政府負直接責任。有關部門要加快完善巡查、考評、約談和問責制度,對穩定房價、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不力,從而影響社會發展和穩定的地方,要追究責任。” “兩會”之前,各地兩會及各路媒體都熱鬧地“讓幸福飛”,“幸福”成了熱詞。溫總理的這份政府工作報告,字里行間實在而具體的承諾、措施、方略,焦首煎心,殫精竭慮,想方設法,要讓“幸福”落地,而不僅止于在天上飛。這份政府工作報告,規劃了中國發展目標的轉型,確定了未來五年中國的面貌,歸結到一個焦點,就是中國已經努力做大的這塊經濟“蛋糕”,要妥善解決一個突出問題——蛋糕的分配,即如何讓國民最廣泛地共享改革成果。這將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全體國民倍感關心的切身利益,是中國社會走向和諧穩定、中國國民走向全面發展的根本要求,也是舉世矚目、將影響世界經濟格局的重大事件。 從這個角度審議和討論政府工作報告,代表委員們肩上的擔子,堪稱前所未有的沉重。希望他們不辱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