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提交全國人大審議的“十二五”規劃綱要,是我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一部綱領性文件。實施好“十二五”規劃,對我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歷了一個經濟高速增長期!笆晃濉睍r期,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已達11.2%,按年平均匯價計算,2010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4000美元。與此同時,也要看到,支撐過去30多年經濟高速增長的內在條件正在發生新的變化。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和老齡化加快,高儲蓄率和高投資率將可能發生調整,勞動力供需形勢變化使勞動力成本趨于上升,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短期內大幅提升難度較大,資源環境對經濟增長的硬約束持續強化,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持續較快增長面臨巨大挑戰。 “十二五”時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與前一階段相比,我們面前有一系列更復雜、更重大的課題亟待破解:如何在外部需求增速放緩的情況下,改變經濟增長對外需和投資的高度依賴;如何在產能過剩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改變經濟增長對傳統工業規模擴張的高度依賴;如何在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的情況下,改變經濟增長對資源和要素大規模、高強度投入的高度依賴;如何在利益格局更加復雜多樣的情況下,改變城鄉、區域和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擴大的局面等等。 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十二五”規劃肩負著比以往五年規劃更重大的歷史使命。這一時期能否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重大戰略性突破,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經濟轉型之路,不僅事關今后五年的發展,而且事關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讓我們開好頭、起好步,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