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的民生氣息是兩會開始時給記者的最深印象。從農民增收到物價上漲,從大學生就業到食品安全,這些老百姓最關心的話題早已在兩會開始前被反復預熱。 3月2日早上,《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政協經濟組的主會場鐵道大廈看到,一位來自河北的政協委員被多家媒體圍得水泄不通。在層層人墻之外,記者仍能依稀聽到“保障房”、“提高個稅起征點”等字眼。 中午,記者來到萬達鉑爾曼大飯店的21樓,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商業大學副校長邱立成向本報記者表示非常關注目前的用工荒和大學生就業難的矛盾。“大學生應該轉變就業觀念,不能因為前期投入成本較高就不愿意從事一般的工種……”他說,如果說用工荒提高了農民工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積極意義,“如果維系以前低廉的勞動成本,雖有利于我國的出口,但畢竟不利于轉變生產方式。” 據記者了解,本屆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都與民生有關,比如劉永好委員的《關于強化農產品加工企業食品安全控制能力建設的提案》、宗慶后代表的《關于控制房價應從控制地價、降低稅費、控制開發商利潤率三管齊下才能真正控制房價的建議》等。 3月2日,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也充滿了民生的氣息。記者提前一小時來到人民大會堂,發現會場里早已擠滿了國內外數百名記者。在和數名同仁交流后,記者發現大家都準備了多個關于農村問題、房地產市場調控等民生問題,“房產稅會不會在全國鋪開?這是我們這次來兩會最想了解的問題。”一位來自四川的媒體記者說。 果然,一個小時的記者問答,媒體相繼拋出食品安全、CPI權重調整、限購政策、教育改革等多個民生問題。會議發言人趙啟正在說到食品安全的問題上時,嚴厲地批評少數食品“奸商”不講誠信、喪盡天良,提醒大家最近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修正刑法,增加了食品犯罪,“我國廢除了十幾種死刑罪,但增加了一種大家都十分支持的食品犯罪的處罰,最嚴厲可處死刑!”他歡迎媒體對部分不懼怕法律的奸商行使監督責任。 當被問到限車令、限購令是否與戶籍改革方向不相符時,趙啟正表示,“汽車太多、道路擁擠、房價高,這些都是老問題。現在新的提案正在整理中,由于各地人口和發展趨勢不同,在各地推行起來非常謹慎,因此在全國范圍,很難有統一的限車令和限購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