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2-23 作者:鄭渝川 來源:經濟參考網
|
|
|
 |
作者:(日)山本和隆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美國《華爾街日報》曾舉辦過“金融行家為什么敗給猴子”實驗,以證明有效市場假說。實驗參與的一方,是4位著名的專業投資者選股,而另一方則以該報員工信手投擲飛鏢的形式,替代被蒙上眼睛的猴子(同樣反映出隨機性)。經過10年的直播對決,專業投資者取得了61勝、39敗的成績——這樣的“勝利”顯然是蒼白的,對決期間,專業投資者的選股意見翔實充分,刊載在業界有名的權威媒體《華爾街日報》上,極有可能推高被推薦股票的價格,而飛鏢(猴子)的選股意見,卻會起到相反的效果。也就是說,掌握金融學理論并深諳投資奧秘的專家,對于市場走勢的掌控,并不如他們自吹的那么有力。
《金融行家為什么敗給猴子?》一書取這個名字,卻不準備讓人遠離金融學、投資理論,恰恰相反,選用上段所述實驗為例,只是為了打消讀者自以為靠理論百分之百炒股賺錢的空想;從其主體內容來看,作者意在完成對金融財務知識、金融理論和投資常識的普及。
這本書不僅具有與市面上其他一些(但并不多)的金融、投資理財普及讀本相同的優點,即通過故事、寓言、生活案例,將本來復雜枯燥的專業術語、算式和定義講得生動,語言風趣、文章樸實簡短,使人看了容易理解;而且也有值得一提的突出特點。
經常逛書店或上網搜索圖書電子版的朋友可能有印象,此類讀物盡管詼諧有趣,卻存在一個漏洞,那就是僅僅講述了投資品種、方式和心得,一些書提到過“股票價格取決于企業價值”的觀點,也沒有闡述如何深刻認識與分析企業價值特別是財務價值。這也正是此類讀物大量面市卻大量滯銷的重要原因——書作者和出版社絞盡腦汁渲染其中賣點,但讀者(投資新手)們卻陷入“審美疲勞”,覺得本本面目雷同;書中本來生動和詼諧的語言,讓人讀上去,總覺得矯揉造作。
《金融行家為什么敗給猴子?》一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金融世界的入場券”是從認識企業經營特別是企業財務的角度,輔導讀者如何用專業投資者的眼光,讀懂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折舊費、等表格和專業數值;并由此展開經營風險、投資風險常識的教育。第二部分“構建金融理論的金字塔”則以被稱為金融理論精髓的凈現值為中心,分別從現金流、時間軸與風險三個構成要素為焦點,解析諸多金融學基本概念,完成投資對象到投資行為、投資主體維度的轉變。第三部分“詭譎多變的金融市場”則再提升到投資、交易行為與市場關系的層面,解讀股東至上、投資風險等重要命題,揭示金融學以投資收益最大化為目的的主旨。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