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2-23 作者:陳雨露 來源:經濟參考網
|
|
|
 |
作者: 陳雨露 楊棟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 金融代表著財富。數十年浸淫于金融教學科研,我們時時有一種感覺:所有貌似復雜的金融學模型.根基都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一顰一笑,說到底,這些模型還是要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普通問題。所以,不能以平實語言說明的金融理論,極有可能是偽命題。我們始終有這種愿望,希望能跳出紛繁的數理模型,以平實的語言為大家敘述光怪陸離的金融世界。 人類自誕生起就在追求財富,但人類卻又不僅僅為了財富而存在,因為,除了經濟學所謂的“需求”,我們還有“智慧”。所以.金融學也就不僅僅是經濟學的分支,而是地理環境、技術、宗教甚至經濟體制的總匯。今天所說的“金融”也絕不僅僅根源于當代,每一個金融事件的背后都有著深刻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一代人無論如何不可能有如此積淀。 追尋金融本質,解析歷史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視角。每段歷史確實都不可能重復,然而,歷史背后有著一種不可更移的規律。金融發展最終并不以個人、民族、國家的意志為轉移,而是有其內在發展密碼,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 2007年年初,我們終于將這種想法付諸實踐。最初,我們想以中西并行的視角跟大家討論金融演化軌跡.探尋金融的文明底蘊。初稿形成后也曾跟羅卡爾前總理、朱民特別顧問、林晨總編、曾子墨女士討論,較為一致的意見是應分別論述中西金融演變歷程,脈絡會頓顯疏朗,幾位也不辭辛苦為兩部書稿撰寫了統一的推薦語。感謝幾位好友精深的點評.三年來數次寫作困頓之時也是諸位的鼓勵才讓我們得以繼續。在各方支持下.2009年我們先出版了中國金融史《金錢統治》,一年后終于定稿世界金融史《世界是部金融史》。 我們每日忙于事務性工作,思考和寫作書稿多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經常凌晨還在電話討論。路遙先生曾經自嘲“早晨從中年開始”.我們的每一天卻依然要從清晨計讀。所幸,書稿終于與讀者見面了。 莊子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人類永遠不可能忘情金融,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金融,也許是人類永遠無法退出的江湖。漢唐鐵骨、唐宋情懷如何擺脫這種宿命,偉大的民族復興中我們又該如何引導潮流,等下部書,再跟您細聊吧。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