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密集的樓市調控政策讓部分一線城市的商品房市場成交量出現萎縮,深圳新房成交量甚至環比下跌六成,但部分開發商1月份的銷售業績卻仍繼續保持著大幅增長水平,再次顯示樓市調控壓力不減。
客觀數據折射出市場需求動力依然強勁,大地產商因為全國布局并在樓市起伏中學會逐漸平衡自己的經營,從而具備了一定的抗風險能力。而有業內分析認為,新“國八條”正導致樓市成交步入新一輪下跌通道,1月份或許是開發商們“最后的瘋狂”。
首月銷售仍大幅增長
根據萬科2月9日公布的銷售數據,萬科在2011年1月實現銷售面積165.4萬平方米,實現銷售金額201.0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了216.1%和220.8%,再次刷新了萬科的月度銷售歷史紀錄。
這也是國內住宅企業第一次單月銷售超過200億。相對于2010年12月份的84億元銷售額,萬科新年首月銷售額環比增長139%。
在此前的2010年8月,萬科單月銷售額首次破百億,達到119.9億元,此后的9月至11月又連續實現銷售142億、155億、129億元。四個月之后,萬科單月銷售又超200億元大關。
中海地產于2月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中海地產1月份實現房地產銷售額41億港元及銷售面積32.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1.4%及103.7%。1月份公司環渤海地區為銷售額及銷售面積最多的地區,其銷售額和銷售面積分別達到19.5億元和14.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分別達959.8%和384.4%。
根據公告,富力地產在2011年1月份實現物業銷售額約28.42億元,同比增長28.42%,銷售面積約16.58萬平方米。其中北京10.47億元居眾區域業績之首。而資料顯示,富力地產2010年全年的銷售額為322.46億元。而其2011年的全年銷售目標,也在早前由360億元修訂至400億元。
世茂房地產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世茂房地產實現合同銷售31.16億元,同比增長22%。合同銷售面積24.1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0%。由此而產生的銷售均價則由去年同期的9508元/平方米大幅上升至1.29萬/平方米。
恒盛地產公布,1月份的合同銷售金額約7.5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1倍;合同銷售面積8.1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28倍。
“最后的瘋狂”?
但與開發商銷售業績逆勢大幅增長相反,不斷加碼的樓市調控政策導致部分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在1月份出現大幅下跌。
深圳市規劃國土委的統計數據顯示,1月深圳新房成交4128套合計34萬平方米,與去年12月份的83萬平方米相比下降59.04%。來自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數據顯示,1月北京期房住宅成交量達9557套,環比去年12月下降了30.1%;現房住宅成交量達1987套,環比去年12月略微下滑5.23%。
萬科董事會秘書譚華杰解釋稱,公司1月銷售數據再創新高有一定特殊原因,主要是因為去年年底公司集中推盤,較多客戶當時實現了認購但未能在年底完成簽約,這部分業績在今年1月才正式計入公司銷售。
但新“國八條”突襲樓市,第三輪調控政策讓此前或淡或旺的各地春節樓市普遍感覺到了冬之寒冷,節前一周各地樓市成交即開始大幅縮水,春節期間更是觀望者多,出手者寥寥。而隨著央行前日宣布加息,市場更加相信整個樓市上半年將持續成交量慘淡局面。有業內分析認為,1月份或許是開發商們“最后的瘋狂”。
萬科也證實了這種可能。譚華杰表示,每年春節前后都是住宅市場成交的淡季,今年也不例外。考慮到市場需求的季節性特征,萬科今年2月份計劃推盤規模較1月有明顯減少,盡管公司已經采取了“春節連市”等措施積極促進銷售,但2月銷售額較1月環比仍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
譚華杰說,新的調控措施體現了政府調控房地產市場、防范房價過快上漲的決心不可動搖。2011年全國總體住宅供應較2010年將有較大幅度增加,而調控政策對投資性購房需求將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未來供求關系將繼續向有利于購房者的方向轉變,自住型購房者將進一步主導市場。
1月萬科銷售中144平方米以下普通住宅占比繼續高達88%。譚華杰也因此表示,萬科將繼續主流產品定位和快速周轉的經營策略,有望在2011年繼續跑贏大市。
萬科在新年首月仍保持新增項目的持續補充。1月份萬科在上海等9個城市新增項目12個,其中蕪湖、秦皇島為新進入城市,而萬科也為此支付地價款總計約66.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