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物價高企跡象明顯。 統(tǒng)計局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下旬,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普遍出現上漲,被監(jiān)測的29種食品中27種出現上漲,其中黃瓜、豆角和油菜價格的漲幅高達28.2%、21.9%和14.5%。 記者注意到,統(tǒng)計局此前公布的1月上旬和中旬食品價格也出現大幅上漲,29種食品中,上旬和中旬均有28種出現上漲。這意味著,該數據全月上漲的趨勢已經明確。 這一數據無疑預熱了即將公布的CPI數據。機構普遍預測,1月CPI漲幅將超5%之上。而央行8日晚加息的舉動似乎更強化了這一預期。 并且整個一季度都有可能籠罩在高物價陰影之下。 國家信息中心一位人士分析道,一季度要素成本上漲、輸入型通脹、國際熱錢流入、農產品(17.26,0.56,3.35%)供求趨緊等條件均較2010年有所強化,這意味著新漲價因素有可能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在上述因素的帶動下,一季度CPI預計上漲5%左右。 但這位人士認為,“當前的物價上漲仍然是結構性的,只要穩(wěn)定價格的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價格漲幅是可控的。” 不可否認,當前同樣存在不少抑制物價上漲的因素。分析人士指出,首先,央行已在短期內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利率等收緊流動性;其次,糧食連續(xù)七年豐收有助于穩(wěn)定糧食以及食品價格;第三,主要物資國家儲備大幅增加,有助于增強國家對關鍵商品價格的調控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