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水務局27日公布的信息顯示,過去八年里,北京利用再生水量累計達33.6億立方米,相當于1680個昆明湖的水量。這個數字直逼2010年北京35.7億立方米的總用水量。 對于一座極度缺水的城市來說,再生水不僅成為北京水資源的重要補充,也成為了穩定可靠的新水源。提高再生水的利用量,成為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城市安全運行的重要課題。 由于工業用水戶具有用水集中、用量穩定、全年不間斷用水的特點,因此成為北京再生水發展的重點對象。從2003年第一熱電廠和華能熱電廠相繼使用再生水作為工業冷卻水開始,至2010年全市9座熱電廠已全部利用再生水,有效替代了地表水等清潔水源。 農業利用再生水主要在大興、通州等區域興建再生水灌區。2006年起,再生水通過這些建設項目逐步被引入到城市東南部的河道、灌渠,恢復了干枯已久的景觀,改善了地區的自然環境,緩解了地下水下降的趨勢。截至2010年,58萬畝再生水灌區已實現農業年利用再生水超過3億立方米。 考慮到河道水景觀利用再生水具有用水量大、管線建設投資低、環境效益大的優勢,北京近年來還加大力度,目前已實現全市城市河湖70%以上使用再生水,使河湖環境得到了較大改善,像使用膜工藝生產的再生水的奧運湖,已經成為北京城市北部一道亮麗的風景。
此外,北京的再生水使用還廣泛用于城市市政雜用當中,其中用戶集中、用水量大、受季節影響小的道路沖撒和綠化澆灌等方面,成為市政利用再生水的重中之重。 據統計,自2003年起,北京市把再生水納入全市年度水資源配置計劃中進行統一調配,利用量已從2003年的2.1億立方米發展到2010年的6.8億立方米。在節水榜上,若按照行業劃分,工業和農業位列前兩位,節水效果也最為突出。 與此同時,再生水的水質近些年也隨著先進的水處理技術應用逐步提高,2009年北京進行水價調整時,上調的污水處理費全部用于提高全市污水處理能力、再生水生產能力和污泥無害化處理水平。而為了推廣和鼓勵使用再生水,北京維持再生水價格1元/立方米不變,使用再生水免繳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北京市水務局獲悉,北京的污水治理已經率先從單純削減污染走上了污水資源化循環利用的道路。污水處理已經從穩定達標排放轉向提高水質、擴大利用方面,再生水已經作為一項重要的水資源被納入全市水資源平衡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北京將圍繞雨污水收集處理、再生利用及污泥處置等方面將加大設施建設力度,提高運行管理水平。預計到2015年,北京年再生水利用量將不低于10億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達到7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