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對于高通貨膨脹預期的恐懼正在加劇,加上一波接一波的貨幣緊縮政策,很多投資者將眼光轉向貴金屬。新春佳節,帶有美好寓意的各類貴金屬開始走俏市場,而如何購買也成為了投資者面臨的第一個問題。
購買渠道 首選銀行
近日,有讀者致電本報詢問,“現在購買黃金渠道很多,金銀首飾店、珠寶城、銀行都可以買到,到底哪個渠道比較好?”從當下的市場情況來看,銀行和金銀首飾店是買賣金銀的主要渠道。但綜合比較,目前銀行銷售的實物黃金、品牌金的規格相對豐富,一般有50克/條、100克/條、200克/條等規格金條產品,還有各類規格的金銀幣產品,售價也與國際市場黃金價格掛鉤。
銀行渠道購買也很便捷,投資者只需持現金、銀行卡或者通過轉賬等方式,在指定銷售網點柜臺,按照銀行當日公布的掛牌價格購買就行。目前,工行、建行、農行、中行、招商、光大等都可以進行黃金交易,但浦發銀行(600000,股吧)等目前僅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實物黃金及貴金屬T+D交易。
小克產品 降低門檻
一般來說,包括金條類產品普遍規格分為50克、100克、200克、500克和1000克五種,但是從2010年開始,經歷金融危機后的人們開始精打細算,市場也隨之延展,開始有了小克重的產品。 盡管離春節到來還有一個月時間,當前市場上的賀歲金銀產品已經極為豐富,要大有大,要小有小。不僅有10克、20克的賀歲金條,還有從3克到9克不等的賀歲金擺件。 工商銀行現金管理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今,黃金保值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有很多年輕人,甚至是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都開始進行實物金的定額定投,而且特別傾心小克重的產品。
選品種取決于個人情況
目前國內黃金交易的產品主要包括賬面黃金、實物黃金和黃金期貨三大類。三類黃金產品各有特點,選擇哪一類進行投資完全取決于個人訴求。其中,投資型金條標準統一,價格便宜,應當是最安全的一種投資方式了,缺點只能隨金價上漲而漲,收益較慢。紀念金幣由于其稀缺性價格會上漲較快,但是購買時價格也會較高。黃金首飾由于還具美化禮品功能,價格也要貴一些。 假如投資者喜歡做短線投資,可以考慮紙黃金等賬面黃金交易方式,如果投資者敢于以小博大,自然可以嘗試風險大、收益高的期貨黃金和“黃金T+D”等黃金杠桿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