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國藥集團”)董事會秘書石晟怡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國藥集團實施一年多的并購重組戰略已初見成效,最新研制成功的手足口病疫苗將于近期上市,會由國藥集團旗下的天壇生物等企業生產。石晟怡還介紹,在并購重組方面,國藥今年仍有大動作,其規模將不低于2010年水平。
“新的手足口疫病苗就是國藥集團實施并購重組戰略的成果。”石晟怡介紹,目前國內和國外的醫藥企業還沒有一家宣布研發成功手足口疫苗,而國藥集團之所以可以在短時間內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手足口病疫苗,是因為通過并購重組,獲得了強大的研發能力,并對集團各企業的資源和優勢,進行了最佳整合。
石晟怡指出,未來醫藥企業并購重組將進一步提速。一方面是醫藥企業出于改變原有單一經營和業務模式的考慮,可以使醫藥企業的業務結構更加健康,發展前景更具可持續性;另一方面,是由于近年來制藥成本不斷上升,以及醫改大背景下,基礎藥物價格逐漸降低所致。
《2010年醫藥企業并購重組趨勢》預測,未來5年內醫藥企業的制藥成本將會有20%以上的漲幅,若受天氣、匯率等因素的影響,漲幅還將進一步攀升;運輸成本會有20%到30%左右的增長。綜合這些因素,未來醫藥企業的增長速度可能出現回落。
華神集團、江中藥業、沃華醫藥等上市公司2010年中報、三季報也證實了這種預測,認為醫藥企業毛利率下滑的最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以其他成本的上漲。江中藥業去年中報指出,受宏觀經濟及連續旱澇災情影響,藥企面臨原材料成本上升等的嚴峻挑戰。申銀萬國研究報告指出,2008至2010年醫藥制造業收入增長25.8%、21.3%、26.5%,盈利能力平穩。但受原材料、人力、運輸等成本的增加,將會對醫藥類上市公司造成影響。
石晟怡指出,通過并購重組,可以將不同企業的渠道、研發、制藥等優勢整合在一起,有效應對成本上升對醫藥企業帶來的影響。石晟怡介紹,通過并購重組,流通企業可以將市場需求迅速反饋給研發企業;另一方面,研發企業的新產品也可以迅速生產和銷售。這將有效緩解成本上升給企業造成的壓力。
2009年三季度,國藥集團開始大規模實施并購重組戰略,首先重組了研發實力強勁的中生集團;2010年4月起,國藥集團先后并購重組了上海醫工院、威奇達藥業等上游制藥企業,并對榆林市藥材醫藥公司等各地醫藥流通企業進行了系統重組。石晟怡介紹,通過并購重組,國藥集團有效地降低了研發、生產、流通、經營等各項成本。
除此之外,華潤醫藥、上海醫藥、九州通等醫藥企業也開始有所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