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中國經濟甚為復雜的一年。這種復雜主要表現在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2009年4萬億投資和9.56萬億信貸投放的后遺癥沖擊著2010年。加上美國等西方國家從金融危機緩過勁以后,對中國匯率問題的指責、要挾、脅迫更加激烈,驅使人民幣大幅升值,熱錢洶涌流入。國內貨幣超發和熱錢大肆流入,兩股強勢流動性合流后對中國經濟造成巨大沖擊。而另一方面,中國經濟應對金融危機時依靠大舉投資效應慢慢消去,而消費又一直難以啟動,出口又開始大幅下滑,經濟增速出現回落。這與漲聲一片的通脹、資產價格膨脹形成了反相關,使得宏觀調控政策處于兩難選擇之境地。
展望2011年中國經濟,將是更加復雜的一年,主要表現在經濟、金融中的不確定因素增多,不可預期現象增加。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以及美國過度負債發展給世界經濟帶來的風險隱患依然沒有完全消除,對中國的影響時隱時現,中國不可能置身事外、獨善其身。其中匯率就是矛盾焦點,在這個焦點下各種貿易紛爭不斷,中國出口企業步履維艱,從而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非常明顯。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的2011年各項政策包括宏觀經濟政策取向在內都把著力點放在了保民生、給力民生上。中央要求2011年要給人民群眾實實在在辦幾件事實,足以看出心情之迫切,力度之大,政策準備之完善。保經濟就是保就業,明年就業問題將是經濟工作的首要問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僅關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而且關系到中國經濟發展的持續后勁,必將在2011年繼續夯實。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十分敏感,但到如今也沒有實質性進展,相信2011年百姓能夠看到曙光。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是明年經濟工作的一項任務,確定建設1000萬套保障房的具體目標,中低收入者應該有所期盼。
2011年在改革上將在重點領域有所突破和推進,緊緊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改革。“改革頂層設計”得到加強的同時,一定要在改革是否符合實際、符合百姓意愿上斟酌再斟酌。收入分配改革社會反響強烈,已經到不能再拖的時候了。財稅金融改革是老話題,關鍵在于如何向惠及民生、百姓共享方向上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