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橫跨鴨綠江的大橋。資料照片 |
鴨綠江口,黃海岸邊。丹東。這是中國版圖上一個極富特色的城市,既沿邊又沿海,景色美麗,氣候宜人,更是東北東部“12+1”城市群的共同出海口。
在振興戰略助推下,借助東北東部腹地經濟的崛起,丹東港異軍突起,吞吐量成倍成長。丹東憑借港口優勢大力發展臨港產業,成為遼寧沿海經濟帶和東北東部城市群匯合點上的一顆明珠。
多點布局陸港沖刺億噸大港
11月10日,丹東港設在通化的陸港項目正式奠基,由通化、丹東兩市政府和丹東港集團、通化鋼鐵集團、長春海關等五方聯合協作開發,總投資3億元,占地面積27萬平方米,預計2011年末投入使用。
“除了沒有水,陸港具備海港所有的功能”,丹東港集團執行總裁張竑江告訴記者:“通化陸港設立鐵路專用線及保稅、海關檢驗、集裝箱裝運等場所,交付使用后將成為輻射周邊延邊、白山以及黑龍江省東部地區的貨物集散地,大幅降低港口物流成本”。
丹東港是東北東部唯一出海通道,陸港建設將使丹東進一步發揮出海功能。據測算,借助通化陸港,僅通鋼集團每年就可節省物流運輸費用3億多元。
港口是腹地經濟的晴雨表。東北東部腹地近年來在振興戰略推動下發展迅猛,為吞吐量長期徘徊不前的丹東港帶來發展契機。“現在丹東港幾乎天天壓船;原來我們預測年吞吐量達到2000萬噸就了不起了,但現在貨運量增長非常快;東北振興戰略實施以來,丹東港年吞吐量猛增了10多倍,一躍從7年前的300多萬噸增至4000多萬噸,今后5年內有望達到1.5億噸!”
正在向億噸大港沖刺的丹東,將年吞吐量目標確定為2億噸,目前正積極在東北東部腹地各個節點建設多個陸港,構建現代大型物流體系。除了吉林的通化陸港,還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同江、綏芬河等地開展陸港籌建工作,并與本溪市北臺鋼鐵集團、通化鋼鐵公司等一批大客戶結成戰略合作伙伴。
在東北東部鐵路和丹通高速公路開通后,丹東的腹地縱深將延伸至整個東北東部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將成為鶴崗、佳木斯和雞西等十幾個資源型城市的糧食、煤炭、木材及鋼鐵等貨物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初期貨運量可突破3000萬噸,遠期可達6000萬噸以上。
從沿江城市轉向臨港新城
丹東是東北東部城市群“南大門”,處于東北亞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的交匯點。記者采訪中了解到,丹東市已提出“以港興市”新戰略,借助港口優勢大力發展臨港產業,從沿江城市向臨港新城轉變。
遼寧省政府于2006年批準丹東設立了臨港產業園,規劃面積97平方公里,起步區面積39平方公里。產業園將以丹東港為依托,大力發展重化工業、出口加工業、現代物流業、互市貿易、高科技產業及旅游等產業,構筑國際貿易、投資、科技、旅游等合作的平臺。
去年入駐該園的浙江長鑫海運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德祥說:“南方沿海地區發展空間趨于飽合,而丹東既沿海又沿邊,投資環境良好,將成為企業新的生產基地。”
去年丹東臨港產業啟動建設項目249個,總投資301.3億元。包括富安銅業有限公司10萬噸陽極板項目、國內最大的風電環鍛件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世界500強企業韓國SK集團,也在這里投資80多億元開展相關項目建設。今年以來,丹東臨港產業進一步加快了建設速度,截至10月底已有130戶企業投產。
丹東市市長趙連生表示,通過港口發展臨港經濟,是當今世界沿海城市發展的成功經驗。丹東輕工業比重大,在傳統產業上,要繼續發展儀器儀表產業,目前全市儀器儀表企業有60多家,去年產值接近100億元;其次,丹東的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也獨具特色,丹東臨港產業園工業區中單體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曙光集團黃海乘用車基地項目,正在全力推進,達產后可實現年產SUV與皮卡整車6萬輛,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70億元。
另外,丹東還是全國最大草莓基地,年產草莓16萬噸;板栗深加工產品出口量也占全省第一,外向型農產品加工業也將逐步壯大。
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司長陳文玲認為,全世界有3/4的城市、70%的工業資本和70%的人口,都集中在距海岸線100公里以內的沿海地帶。丹東區位獨特,隨著世界制造業和產業重組的東移、國內投資熱點的北移,丹東已迎來一個加大開放、開發的歷史轉折點。
迎新一體化發展新時代
區域一體化戰略是遼寧省及東北三省重點推進的發展戰略之一。沿海城市與腹地區經濟具有緊密關聯性,兩者的緊密互動帶來雙贏結果。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為了更好發揮丹東的城市功能,丹東“筑巢”先于“引鳳”,大手筆推進基礎設施和功能區建設。除了現在的丹東到沈陽、丹東到大連等高速公路通道之外,正在實施的東北東部鐵路,丹東到海城高速公路、丹東至莊河鐵路等工程的建設,將使丹東處在四條高速公路、三條鐵路交匯位置;丹東港擴容、機場改造等重大項目也在推進中。
正在建設的30多平方公里的丹東新城區與老城區緊密相連,未來幾年丹東城市人口將要達到120萬人,成為既沿海又沿江的大型新城。新城區據港口25公里,據火車站18公里,據高速公路8公里。依托完備的基礎設施,丹東正在致力打造東北又一處創業沃土。
丹東市委書記戴玉林表示:“丹東能同時有這么多大項目同時建設,已形成集海、陸、空于一體的順暢交通體系和完備的基礎設施,這在其他地級城市中是罕見的,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必將在區域一體化進程發揮更大作用。”
[相關鏈接]
丹東——中國最大的邊貿城市
丹東市位于遼寧省東南部的鴨綠江畔,南臨黃海,毗臨大連,西接鞍山,北連本溪,東部與朝鮮半島陸路相通,水上相連,市區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安北道首府新義州市隔江相望。全境總面積1491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面積563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的邊境開放城市。
丹東港是中國大陸海岸線最北端的港口,現有2個港區,12個泊位,年吞吐能力230萬噸,其中大東港是我國海岸線最北端的天然不凍良港。圖為大東港散雜貨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