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最大的彩電生產國,我國顯示核心技術受國外掣肘的局面有望得到改變。記者近日從武漢東湖國家創新基地了解到,目前LCOS激光顯示產業鏈條已經打通,擁有從芯片到整機的完整自主知識產權,正準備批量生產大尺寸全高清LCOS激光電視,但由于歷史原因,LCOS激光顯示產業急盼政策支持,以盡快實現產業化。
自主產權LCOS激光顯示產業鏈已打通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彩電生產國,核心技術卻一直依賴進口。據專家介紹,全球顯示產業發展經過了從顯像管到平板電視到微顯示三個發展階段,而目前的平板電視(液晶、等離子)核心技術基本都掌握在日本、韓國等國家手中。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的調查顯示,2007年至今年7月,我國進口的重點機電產品中,液晶顯示板和集成電路所占比重最大,特別是技術含量較高的液晶電視使用的大尺寸面板基本依賴進口。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彩電生產突破9000萬臺,其中內銷4000萬臺中液晶電視約3000萬臺。因外國企業掌握核心技術,起碼拿走70%的產品利潤。即使按每臺液晶電視利潤500元計算,外國企業去年從內銷電視中就拿走超過100億元。
據介紹,目前世界上最新型的微顯示技術有三種:DLP(數字光處理顯示)技術掌握在美國德州儀器公司手中,3LCD(新一代液晶顯示)技術掌握在日本愛普生公司手中,LCOS激光顯示技術則是目前惟一沒有被國外壟斷的新型顯示技術,而采用LCOS激光顯示的電視則被業界稱為LCOS激光電視。
我國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對LCOS激光顯示技術重點研發,核心技術與國際同步,某些關鍵技術(如LCOS芯片)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彩電業給外國“打工”的局面有望在微顯示技術方面得以改變。
在中國光谷——武漢東湖高新區武漢全真光電科技公司的展示廳里,記者看到,71英寸全高清智能數字白板、投影機、103英寸的全高清顯示器、全高清顯示墻等產品琳瑯滿目。中國工程院許祖彥院士說,全真光電聯合北京中視中科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研制的71英寸全高清LCOS激光顯示器,技術為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技術和工藝方案已經成熟,LCOS激光顯示將改寫我國彩電產業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
據全真光電總裁胡大文介紹,全真光電擁有LCOS激光顯示技術從芯片到光引擎到整機的完整自主知識產權,是國內惟一完整掌握LCOS芯片和光引擎的設計及制造這兩項關鍵技術的企業。目前,全真光電已打通LCOS激光顯示產業鏈條,顯示器可以大到任何尺寸,也可以做得很小,比如手機屏或裝在頭盔中。
據悉,全真光電已在武漢東湖國家高新區建成了71英寸全高清LCOS顯示器的生產線5條,具備年產5萬臺的產能,其生產的71英寸全高清電子閱報欄顯示器已被《人民日報》采用;71英寸全高清智能數字白板2008年進入韓國政府教育市場,在韓國教育市場占有率達67%,2009年合同訂貨數是2008年的3倍;全高清投影機已用于武漢市政府應急指揮中心、華中科技大學等處;超大屏幕全高清融合顯示墻已用于武漢市外國語學校……
LCOS激光顯示產業市場前景看好
據了解,我國LCOS激光顯示產業除了有自主知識產權外,還有著良好的產業鏈基礎,方便其迅速產業化。我國從上游光學和激光材料、光學設計與加工、激光器件到下游整機制造均擁有堅實的基礎,可構成完整的技術鏈。
另外,我國擁有強大的終端產品生產制造能力。彩電整機行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擁有將近90家彩電整機生產企業和幾百家零部件配套企業,形成了彩電、元器件一體化的完整工業體系,并積累了優秀的研發營銷隊伍、規模化的生產能力、強勢的國內品牌與渠道。
與液晶、等離子顯示技術相比,LCOS激光顯示電視有六大優點:一是高分辨率、高清晰度。已達到1920×1080的超高清分辨率,圖像或畫面極為清晰、逼真、亮麗;二是大屏幕。目前投放市場的LCOS顯示器的屏幕尺寸都在65英寸以上,而目前市場上的大尺寸液晶顯示器基本上為55英寸;三是低成本。達到循環經濟減量化制造的要求。規模化生產以后,一臺71英寸LCOS激光顯示器的成本不到相同尺寸液晶顯示器成本的30%;四是低耗電。一臺71英寸LCOS激光電視顯示器的耗電<250瓦/小時,同尺寸液晶電視顯示器的耗電近1300瓦/小時,前者小時耗電只有后者的20%;五是零輻射,顯示屏和整個產品對人體無輻射確保了人的身體不受傷害;六是綠色環保。生產過程無“廢水、廢氣、廢渣”。無重金屬污染,殘品是光學元器件容易拆卸回收處置對環境無污染和破壞。
據了解,LCOS激光顯示器產業消費領域寬廣、市場前景廣闊,產品可廣泛用于家庭電視、學校教學、會議廳室、政務信息、企業商務、軍事指揮、交通管理、電子媒體、信息告示、網絡聯控等領域。
對彩電業來說,一旦消費者認知并接受LCOS激光電視,預計將創造巨大的市場價值。另外,激光顯示(電視)產業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產業鏈條長,波及微電子、光機電、白色家電、黑色家電多個領域,可帶動相關關鍵技術領域的跨越式發展,形成新的高新技術產業群,并可能產生輻射放大效應。
產業化步伐堪憂急盼政策支持
盡管當前我國激光顯示產業研究的勢頭很好,但產業化步伐堪憂,可能出現“起個早床,趕個晚集”的尷尬局面。
以彩電業為例,由于歷史的原因,電視技術均由日美等國家研發,我國彩電市場都沒有經歷過研發期,而是直接進入了產品生產期,研發力量弱。這樣,有市場推廣經驗、完整營銷渠道和品牌優勢的彩電企業難以形成完整的技術鏈和產業鏈。另外,上游有技術優勢的科研力量又資金投入不足,缺乏市場經驗和品牌優勢。
據全真光電介紹,盡管具有從芯片到整機生產整個產業鏈條的自主知識產權,但LCOS激光顯示技術在走向市場的過程中經歷了許多曲折。能不能用?效能如何?能堅持多久?這些問題成為彩電整機廠商的疑慮。胡大文說:“我們本來可以賣技術不搞生產,但我們不是索尼、不是愛普生,需要花更多的精力證明自己。全真光電不得已涉足并不擅長的整機生產,用來證明產品質量。”
因而專家建議,我國應抓住國際顯示產業升級換代的機遇,前瞻性地進行激光顯示產業發展規劃和布局,盡快進入產業化階段。
一、將LCOS激光顯示產業納入國家產業發展規劃,以產業政策形式支持其發展。目前,我國大的電視廠家已被外國液晶技術“綁架”。雖然液晶電視利潤微薄,但因為大部分企業尚未收回投資,轉產激光電視困難。今年上半年,受國外廠家提高液晶面板價格影響,幾大電視廠家經營情況惡化。上市公司中報顯示,TCL液晶電視上半年虧損三個多億,其他彩電企業的利潤率也大幅下滑。
“希望國家支持兩到三家大型企業生產LCOS激光顯示器”,胡大文說,任何一家大型企業生產激光顯示器,可以用9到12個月時間完成轉產,因為LCOS激光顯示電視對于液晶電視在價格、環保、利潤率等方面占絕對優勢,轉產的大型企業將很快形成示范效應,將迅速形成產業布局。同時,制定相關標準,為我國激光顯示電視產業群提供保護,鼓勵新型激光顯示(電視)的創新性研究,保持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將產品納入政府采購計劃,在產品推廣方面發揮導向作用。LCOS激光顯示(電視)屬于新生事物,市場認知度不高,許多人對此并不了解,采購只是零星進行。人們的認知改變需要一個過程,可以將其納入政府采購計劃,通過激光顯示在高端和特殊市場(包括各類工程)的示范應用,擴大市場規模,并帶動各種社會資源在上、下游領域的投入,構建完整成熟的產業鏈。
三、資金技術支持。目前LCOS激光顯示產品成本偏高,一臺71英寸激光電視價格約2萬至3萬元。建議由政府相關部門支持、組織,依托優勢單位,盡快突破低成本、規模化的生產技術和工藝。同時建議建立資金專項計劃,加大產業推廣和核心技術的持續研發,使我國在核心技術方面始終站在世界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