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務院批復建設的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核心區,北京市海淀區日前提出,用10年的時間把海淀建成世界創新人才發展高地。
地處北京西北部的海淀區內高校云集,是全國智力最密集的區域,也是中關村科技創業精神的發源地。2009年國務院批復同意中關村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意見提出,用10年把中關村建設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這也對海淀區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據日前公布的《北京市海淀區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到2020年,海淀區作為國家高端人才核心區的地位將更加鞏固,初步建成世界創新人才發展高地,為北京市建設世界一流“人才之都”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成為實施創新型國家戰略的排頭兵和主力軍。
綱要提出,10年后,海淀區人才資源總量達到130萬人、集聚10家國際組織、培育50個左右世界500強企業的研發機構、吸引不少于20名領軍式金融企業家、引進300名高層次文化創意人才。
支撐全球創新人才高地建設,首先要營造以業引人的氛圍,打造科技創業“夢工廠”。日前出臺的《海淀區高層次人才聚集服務實施辦法(試行)》提出,從今年起,海淀區將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每年從區財政預算中安排不少于1億元,主要用于支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獎勵做出突出貢獻的高層次人才和引才單位(個人)、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為高層次人才提供相關配套服務。
海淀區將定期或不定期向海內外發布核心區實施的重大科技攻關專項、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重點產業化項目急需的高層次人才信息,對通過項目實施引進的具有競爭優勢的高層次人才,給予個人和高端項目從10萬元到600萬元不等的一次性資金支持。
為了解決人才居留的后顧之憂,海淀區政府已經開始籌劃,建設有吸引力的高端人才生活樂園。據悉,海淀區擬籌建1萬平方米左右的“海淀高層次人才公寓”,為引進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提供周轉性住房;協調區域內高水平的公立醫院作為高層次人才就醫定點醫院,為高層次人才建立醫療就診服務綠色通道,并視接診數量給予定點機構一定補助;在同等條件下,每年優先安排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子女在區屬優質學校、幼兒園入學、入園;建立國際學校,在部分中小學設立國際班或國際部,為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搭建國際化教育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