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朝鮮半島緊張局勢的升級以及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愈演愈烈,美元已超越日元和瑞士法郎再度成為全球主要避險貨幣。分析師們稱,鑒于美元重拾終極避風港地位,預計未來數周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可能持續走強。 BMO
Capital
Markets的副首席經濟學家道格-波特稱,近期發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就突出說明,在動蕩時期,無論動蕩的根源何在,投資者都會將美元視作避險工具。 未來幾個交易日,動蕩仍將是市場的主基調,因為投資者正面臨三大難題:主權債務危機在歐洲內部蔓延;朝鮮半島軍事對抗升級;對中國將進一步收緊政策的擔憂。 由于日本毗鄰韓國,因此朝韓緊張局勢升級削弱了日元固有的避險地位,美元的避險功能就隨之凸現出來。此外,美元走強還得益于其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獨特地位。隨著避險意識的增強,將會有更多的投資者買進安全性和流動性較強的美元資產。 相比一個月前美聯儲第二輪定量寬松措施規模以及美國中期選舉結果仍不明朗的情況,目前美元并未面臨任何明顯的短期不確定因素。這或許是美元表現強于日元和瑞士法郎的原因所在,盡管一些分析師認為通貨緊縮風險也是困擾瑞士法郎的一個因素。 CitiFx駐紐約的資深外匯策略師安德森稱,上周投資者們急于在長周末前減持風險頭寸,這種意愿放大了流向美元的避險資金規模,預計本周避險資金流入美元的勢頭可能會放緩。 BMO的波特稱,美元還受到其他因素的支撐,其中包括在美聯儲于11月初宣布美國國債購買計劃規模后,市場認為美國經濟普遍好轉,因此美元在經歷了大幅下挫后出現回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