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南房地產市場步入傳統銷售旺季,再加上CPI較快上漲導致通脹預期增強,自今年4月份國家出臺一系列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以來,海南樓市量跌價滯持續數月的僵局10月份有所松動,呈現量價齊升的回暖跡象。業內人士認為,地方政府應加大房地產市場供應量,拓寬投資渠道分流資金,避免房價反彈上揚。同時開發商對海南樓市的季節性因素不應有過高預期,應合理定價促進樓市理性健康發展。
數據顯示海南樓市量價齊升
據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統計,海南省10月份商品住房銷售面積、套數和金額均呈現較大上漲趨勢。當月銷售28.46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1.52%;銷售3403套,環比增長12.31%;銷售金額36.33億元,環比增長54.18%;銷售均價則由9月份的每平方米9235元回升至每平方米12767元,環比增幅達38.25%。
國家統計局海口調查隊的統計數據也顯示,10月份海口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43.3%,漲幅較上月回落1.7%,環比上漲0.2%。海口房價自今年5月以來連續5個月的環比下跌趨勢止住。
“雖然網簽統計數據有一定滯后性,但11月以來海南樓市確實出現回暖跡象,量價齊升現象較為普遍。”海南合縱連橫地產營銷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希聞表示。
今年以來,海南樓市經歷了從短期高漲到持續低迷的過程。今年初,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至國家戰略后,大批投資者、購房者攜大量資金涌入海南,海南樓市量價均大幅上揚。1月份,海南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200%,商品住房銷售面積達到184.2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42.92%,環比增長97.83%,創造單月銷售歷史新高;2月份,海南房地產銷售均價14087元/平方米,達到新的高點,環比增長達72.66%。
今年4月份以來,國家一系列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出臺后,海南房地產市場逐步回歸理性。據統計,海南房地產開發投資、施工面積、商品住房銷售面積等主要指標的增速呈平穩回落態勢,4至6月份,海南簽約平均房價分別為每平方米11932、8483、8208元,6月份房價比2月份下降41%左右。
此后,海南樓市成交低迷、觀望情緒濃重的局面一直持續。國務院有關部門9月29日聯合出臺五項調控措施,海口、三亞又相繼出臺商品房“限購令”,調控政策對投資投機性購房的抑制作用進一步強化。
多方因素促海南樓市短期回暖
記者采訪發現,海南房地產市場傳統旺季來臨、供應相對不足、開發商現金流寬松、通脹預期增強導致持幣觀望者出手購房等綜合因素促成了海南樓市短期回暖。
7月以來,海南一些樓盤在北京、上海、內蒙、成都、重慶等地開展展銷活動,島外宣傳推介力度加大,為傳統旺季到來做準備。“一方面是由于海南房地產市場傳統旺季到來,使得島外購房者短期增多;另一方面,CIP不斷上漲導致通脹預期增強也使部分持幣觀望的購房者出手購房,以期實現保值增值。”何希聞認為此次回暖與調控政策因素關系不大。
據統計,10月份,海南省CPI同比上漲7.6%,其中居住類價格上漲10.6%,海口CPI同比上漲6.6%,更創下海口近28個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新高。
此外,商品房供應相對不足也是造成海南樓市出現回暖跡象的原因之一。政府調控樓市的態度和決心致使很多開發商推遲開盤,選擇繼續觀望。“按照目前的形勢,如果客源儲備不是很充足的話,項目不會輕易開盤。”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據新浪樂居房產數據統計,10月份海南預計開盤的項目多達40個,最終開盤的僅11個,與去年10月20家的開盤量下跌45%,近7成樓盤選擇放棄開盤;11月海南預計開盤的項目14個,實際開盤的僅5個。
據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統計,截至10月底,海口市累計可售商品住房面積254.5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37%;其中1至10月份商品住房批準預售面積118.7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5.57%。三亞市累計可售商品住房面積130.8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6.4%,商品房供給偏緊。
此外,由于年初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上升為國家戰略時,海南樓市量價飆升,開發商回籠大量資金,因此目前開發商資金壓力尚不明顯。據中原地產海南分公司總經理謝青介紹,目前海口市100多個在售項目,真正有資金壓力的不多,大部分開發商資金比較充裕。
不能對季節性因素有過高預期
業內人士認為,盡管海南樓市出現量價齊升的短期回暖跡象,但總體觀望情緒仍然濃重,離真正的回暖尚有距離。
海南德聯房地產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峰認為,國家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出臺后,一些開發商的打折優惠措施降價幅度小,優惠時間短,“房價假摔”的成分較多。他認為,開發商不能對海南樓市季節性因素有過高期待,調控政策對海南樓市的影響至少仍將持續半年以上,開發商應適當對房價作出調整,通過合理定價促樓市回暖。謝青也認為,目前海南房地產市場總體仍處于下行階段。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朱中一表示,投機投資資金推動是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重要原因。目前樓市持幣觀望的購房者不在少數,CPI的較快上漲導致通脹預期增強,由于樓市有較強的投資功能和資金避險能力,他擔憂這有可能成為推動房價反彈上揚的潛在因素。
朱中一建議通過發展房地產投資信托、私募資金等措施,使其成為直接投資房地產的替代品,分流投資資金,“既能拓寬房地產開發投資的融資渠道,避免金融風險,又增加了居民投資者的穩定回報,還可以起到穩定房價的作用。”他還建議加大土地供應力度,增加房地產市場的有效供給,緩解房價上漲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