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組織(WTO)、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及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三大機構在即將發布的報告中警告20國集團(G20)首腦,由于匯率問題引起情勢緊張,全球經濟日益面臨保護主義威脅。同時有跡象表明,由于近期全球貨幣戰根源是美元持續貶值,歐洲方面也不再跟隨美國的貨幣主張,美國將在G20峰會聯合其它國家向人民幣發難的企圖恐怕難有作為。
匯率爭端加劇保護主義
據路透社報道,三個重要國際組織在G20為下周首爾峰會委托其撰寫的貿易和投資報告中發出保護主義威脅的警告。
了解該報告內容的一位消息人士表示,“匯率問題和經常賬失衡,令保護主義壓力明顯增強了。”該報告表明高層決策者越來越擔心匯率爭端。
WTO總干事拉米上個月表示,匯率爭端可能威脅貿易和經濟復蘇。該言論暗示著WTO對貿易環境的評估出現重大轉變。在20國集團(G20)之前的報告中,WTO曾表示G20國家基本控制住了保護主義。該消息人士稱,拉米、經合組織秘書長葛利亞以及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總干事蘇巴猜將聲稱G20國家自上次峰會以來繼續抵擋住了保護主義的壓力。
但他們還將表示,許多G20國家高企的失業率,以及各國之間宏觀經濟的不平衡,加之匯率緊張局勢,都在加劇保護主義的壓力。
他們將敦促G20領導人應對全球交易系統穩定性所面臨的威脅,因認為貨幣或開始追逐比較優勢。三家機構還將指出,有關貿易與投資的新限制措施數量僅在緩慢增加,但與此同時,危機期間實施的緊急措施并未隨著危機消退而撤走。他們將呼吁G20首腦將撤回緊急措施放在優先位置。
據悉,聯合國貿發會將于11月4日晚公布一份有關投資措施的報告,WTO也會發布貿易措施報告。同時三家國際機構負責人將聯合致信G20國家領袖。
美國效力在定量寬松中稀釋
另外,G20成員國也抓緊溝通,以更好協調應對近期的匯率爭端,值得關注的是歐洲方面在匯率問題上主張顯得越發與美國不一致。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法國和中國將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法國訪問期間,討論國際貨幣體系的潛在改革。法國將從11月13日開始接任20國集團(G20)輪值主席國。法國總統薩科齊渴望就一系列議題與胡錦濤達成共識。這些議題將在法國擔任G20主席國期間提出。文章還分析道,胡錦濤會希望自己的歐洲之行有助于在下周G20首爾峰會前減少人民幣問題上的壓力。
外界普遍預計美國將在G20峰會上拉攏其他國家聯手向人民幣匯率施壓,但歐洲人近來經常會重提尼克松時代的美國財長康納利所說的那句著名的話:“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你們的問題”。當前的匯率危機的癥結恰恰在于美元自身問題。
香港《大公報》文章評論道,年中爆發歐債危機后,歐洲在德國領頭下實施財政收緊,與美國的繼續寬松各走各路,已產生摩擦:美國認為歐洲單方面收緊加上歐元轉弱,將令美國復蘇承受更大壓力。因此美國以新一輪定量寬松引發貨幣戰。這些情況在10月的G20財長會議上已清楚反映。美國本想趁G20會議硬碰,再度發揮其霸主威權,可惜一碰下來結果極不理想,證明美國可說了算而號令天下的時代已經結束,不單新興經濟強硬回應,德國也絕不客氣。德國在80年代曾被美國強迫升值,但今時不同往日。同時,中國成為美國要發動圍攻的對象的壓力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