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已步入資本輸出時代
|
百余國數千名客商來京“推銷”項目
|
|
2010-11-03 作者:記者 文婧 孫韶華/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字體:大
中
小】 |
11月2日,第二屆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在京舉行。在短短兩天時間內,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家政府投資機構和跨國公司代表以及數千名客商,帶著他們各自的投資政策、投資環境和項目信息齊聚北京。在他們眼中,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最耀眼的資本輸出新星。 “中國作為傳統的主要外資接收國,如今正在成為新興的對外投資主體。”聯合國貿發會議投資和戰略規劃主任泰斯法楚在2日的論壇上表示,金融危機以來,全球投資都經歷了嚴峻的考驗,而中國無論是作為資本吸收方還是作為資本輸出方,都一枝獨秀,尤其是中國的對外投資在最近十年來正在以年均約80%增長的速度在飛速增長。 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和規劃協會常務副會長范春永認為,中國總體上已經由資本輸入國,演變成了資本輸出國。多位與會業內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表示,中國已經進入了資本輸出時代,從商品輸出走向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并舉的階段。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在2日的論壇上表示,今年1-9月,中國境內投資者又對全球118個國家和地區的2246個境外企業進行了投資,累計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363億美元,同比又增長了10.4%。截至目前,我國境外企業資產總額超過1萬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累計凈額2457.5億美元,居全球第15位和發展中經濟體第3位。 除直接投資以外還有間接投資。對外經貿大學中國FDI研究中心主任盧進勇在論壇上說,截至2009年底,中國持有美國政府債券8948億元,為美國第一大債權人;另外,中國銀行業共持有美國兩房債務4000億美元左右;還有企業債券、股票、其他權益等。總體來看,到2009年底,中國海外直接和間接投資形成的資產總量超過2萬億美元(不含銀行貸款債權)。 “即使按照年均30%的增速保守測算,到2015年,中國每年的對外投資就將達到3507億美元,將成為世界第一大對外投資國。”盧進勇說。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論壇上了解到,在對外投資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結構也在不斷優化。 據張曉強介紹,中國企業境外投資在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投資領域拓寬,覆蓋了經濟大部分行業。二是投資主體多元,中央企業繼續保持主導地位,民營企業的境外投資增勢強勁。三是投資方式多樣。 中國資本輸出結構優化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海外并購已經成為中國對外投資的主要方式。盧進勇介紹說,近年來中國海外品牌并購不斷增多。2008年收購與兼并金額302億美元,占當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54%;2009年通過收購、兼并實現的直接投資175億美元,占當年流量的31%。這說明并購超過新建已經成為中國對外投資的主要方式。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