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中國)內部人士近日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谷歌有計劃將使用谷歌TV平臺的智能互聯網電視(以下簡稱“谷歌TV”)產品打入中國市場,此前將會同索尼等制造商先對中國市場進行考察,然后再推出相關產品。
本月16日,索尼首先在美國發布谷歌TV產品。據國外媒體報道,索尼一位高級官員稱,谷歌TV可能會在一年后進入中國市場。盡管目前索尼官方也沒有谷歌TV具體的入華時間表,但索尼高級副總裁石田佳久稱,由于中國市場的規模和中國的互聯網用戶數量,他對中國市場寄予厚望。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國內三網融合進程的不斷推進,互聯網電視將成為最重要的三網融合終端產品,有可能在未來5到10年內逐步淘汰現有電視。因此,中外廠商今后會在這一市場的競爭態勢將會加劇。
奧維咨詢數據顯示,中國互聯網電視零售量在整個彩電市場的比重已經超過20%,預計2010年互聯網電視的增速將超過50%,銷量比重將會達到整體液晶電視的35%以上,意味著2010年中國互聯網電視的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元。奧維咨詢同時預測,2010年將是彩電廠商在互聯網電視領域集體發力與展開全面競爭的一年,互聯網電視成為平板電視標配的大趨勢已不可逆轉。預計互聯網電視全年銷量將有望突破600萬臺。
目前,長虹、TCL、康佳、海爾等主要國內電視廠商均已推出自己的互聯網電視,并將此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TCL公開宣布,40寸以上的大屏幕,非互聯網電視將完全停產,并發動強烈的冬季攻勢,以“40英寸以上的互聯網電視價格下調20%”來吸引消費者;康佳在上半年推出了具有網絡功能的平板電視,并發出不帶有互聯網電視功能的電視一律停產的聲明。
在國外廠商方面,三星也表露出進軍中國互聯網電視市場的意愿。今年二季度,三星電子天津工廠研發中心總經理洪成杓層對外表示,今年三星將為電視仍全面加裝網絡功能。他表示,具備網絡功能的電視可以通過家庭寬帶直接訪問互聯網,還能實現多種基于互聯網的應用。
流媒體網CEO張彥翔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介紹,目前中外廠商紛紛瞄準國內互聯網電視市場,除了看準未來國內消費者對電視更新換代的內在要求,更重要的是以占領終端為契機,在未來三網融合產業中,獲取更多利潤。
張彥翔介紹,目前推出互聯網電視的廠商,均自建了內容平臺,通過和互聯網內容供應商合作,向用戶提供視頻服務和各種互聯網應用。蘋果公司的AppStore已經證明了這種“渠道加內容供應商”模式的成功。通過效仿,國內廠商也有可能從中獲得遠超“賣電視”的收益。
目前,康佳和上海廣電、百視通簽訂協議,共建內容平臺,其資源涵蓋了影視劇、財經、少兒、NBA等20多個不同板塊;海爾與搜狐等互聯網企業聯手,推出視頻服務;三星的互聯網電視則可以瀏覽新浪、百度、蜂鳥網等網站內容,還可以訪問三星電視軟件應用商店SamsungApp;而索尼推出的谷歌TV產品,更是引入了、NBC環球、HBO、NBA、Netflix、時代華納等世界知名的媒體。除此之外,中國網絡電視臺、上海文廣、杭州華數等一批率先取得互聯網電視牌照的內容供應商,也得到電視廠商的青睞。
廣電專家吳純勇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介紹,目前三網融合試點工作有關互聯網電視的法律法規還沒有明確,所以相關產業仍存在風險。但目前國內外廠商均“鎖定”了這塊蛋糕,并紛紛布局,足以說明這一市場未來的前景。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秘書長陳剛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互聯網電視作為主流的三網融合終端產品,將隨著三網融合進程的不斷推進,和相關法規的伐善,逐步進入百姓的生活,并有可能一步步淘汰傳統電視。屆時,包括視頻在內的各種網絡內容將成為新的增長點。因此可以預見,未來各廠商將在這一市場上的競爭會愈演愈烈。
目前,涉足互聯網電視領域的還是清一色的國內企業,有分析人士認為,國內企業現在具明顯的先發優勢,可以通過集體布局,以及本土優勢,在競爭中搶占先機。根據廣電總局規定,通過互聯網連接電視提供試聽服務,必須取得《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目前僅有百視通、上海文廣、中國網絡電視、杭州華數等少數內容廠商獲得牌照,而索尼、三星等國外廠商,并未和這些內容提供商進行合作,其互聯網電視商業模式和標準,也和國內已日漸成熟的行業標準先去甚遠,因此在短時間內仍無法進入中國市場。
不過,國外廠商已經開始積極爭取,希望能迅速攻克“政策壁壘”。索尼副社長吉岡浩表示,希望能夠在互聯網電視方面尋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盡快進入中國市場;三星方面則透露,已經和內容播控牌照方進行了接觸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