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蒙牛集團總裁助理胡蘇東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再次撇清與該公司兒童奶事業部原經理安勇之間的關系,并稱詆毀伊利QQ星一事與合作公關公司并未簽訂正式合同,甚至未付款。
按照胡蘇東的說法,以“項目經理”的職位來看,安勇在做任何項目之前,都必須向他所屬的市場總監進行報告,獲得批準后方可執行。
但根據警方和公司的調查,安勇沒有向任何領導和部門匯報,“只是與合作公司的幾名員工私下進行了策劃。公司的任何部門既沒有就此項目簽訂合同,也未發生任何付款。”胡蘇東進一步強調,安勇只有項目執行權。
這就是說,蒙牛乳業的深度合作公關公司博思智奇公關顧問有限公司在沒有收取一分錢預付款、沒有任何書面合同為憑證的前提之下,就與安勇合作,策劃并執行了一場針對競爭對手的網絡攻擊。
胡蘇東昨日呼吁與伊利乳業“化干戈為玉帛”。伊利乳業則對此不予回應,表示“一切以事實為準”。不過胡蘇東也表示,希望警方盡快偵結“未晚事件”。
歷經三十年,中國企業仍然處于“野蠻生長年代”,蒙伊之戰就是典型事件。事實上,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多個消費品行業,沖突甚至演變為暴力事件。
10月5日,美的與九陽的促銷人員在武漢工貿家電光谷店發生沖突,導致美的員工張仲漢腦震蕩、頭部傷口4厘米,縫合5針,還有輕微的面部破相。最終光谷店責令美的和九陽撤柜一周。
《第一財經日報》拿到的一份粗略統計材料顯示,在中秋、國慶期間,美的與九陽在北京、安徽、浙江、福建、湖北、廣東、云南、貴州、四川、陜西、遼寧等全國多個地方,總共發生了50余起沖突。
國內一家彩電企業高層昨日對本報表示,不僅在白電行業,在黑電和小家電行業同樣如此,當中國家電市場從增量市場搶份額,轉變為搶奪存量市場時,企業之間市場競爭的容忍度其實已經下降到極限。
資深家電問題研究專家羅清啟指出,目前國內家電行業所出現的惡性競爭,一方面緣于市場競爭激烈,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產品都處于同質化競爭。
事實上,對家電行業現狀的分析同樣適用于乳業等充分競爭的行業。但這絕非企業之間進行惡斗的好借口。
如此惡斗的結果,只會是兩敗俱傷,傷害整個行業。因此,有管理學專家呼吁給行業創造一個清潔的競爭環境。
《智本論》作者相曉冬在其博客中寫道:“肯德基和麥當勞、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競爭了上百年,卻一直相互輝映構成人類商業文明的雙子星座,原因在于,他們在商業思想上能夠做到尊重和敬畏對手,可口可樂的某總裁曾被問及長盛不衰的秘訣時回答:因為我們有一個偉大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