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智利外國投資委員會執行副主席瑪蒂亞斯·摩利·阿萊亞諾(Matías Mori
Arellano)在智利大使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很多中國企業都向他表示過想要去智利投資的意愿,其中之一就包括中投。
阿萊亞諾當時表示,他會與中投的高管在10月20日見面,談一些潛在的合作項目,這些項目由智利政府管理,私營、國際和智利國內的投資者都可以介入。幾個月前在圣地亞哥,他已與中投碰過面,當時中投正在拉美做調研,考察拉丁美洲各國的投資環境。阿萊亞諾說,中投并沒有就具體要投資的行業提出問題。
在智利,傳統上外商投資集中的行業包括采礦服務、電力、天然氣和水。
2006年10月1日,《中智自貿協定》開始實施,《中智自貿區服務貿易協定》也于今年8月1日正式實施,而自貿區投資談判也已進行了四輪。阿萊亞諾說,自貿協定簽署之后,中國對智利投資增長迅速,可以看到貿易增長對于投資的正面影響。
阿萊亞諾告訴本報記者,他此次來華主要是讓中國公司、政府和機構更多了解智利,了解智利作為外商投資目的地的潛力。雖然智利的國內市場并不大,但是智利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安全的投資環境、有活力的經濟。智利簽署了20項以上的國際協議,允許投資者與57個經濟體、12億消費者進行接觸。“智利應該被認為是拉丁美洲的新加坡,拉丁美洲的門戶。”阿萊亞諾說。
智利傳統的外商投資者主要來自美國、西班牙、加拿大以及英國。
“我在這個機構任期中的主要目標是擴大外國投資者的范圍,允許并竭盡全力吸引亞洲國家對智利進行直接投資。”阿萊亞諾對本報記者表示。
阿萊亞諾看來,中國企業投資智利最主要的挑戰有語言、文化差異,還有距離。但是他指出,一旦雙方開始了解,彼此建立商業信任,這些看上去的阻礙就會被跳過,當然這需要時間。
阿萊亞諾說,智利在資源方面非常豐富,除了礦業,還有漁業資源,中國投資者對此都非常感興趣。當被問到智利政府會不會在資源投資方面設限,阿萊亞諾表示,智利政府歡迎外國投資者投資資源領域,外商直接投資會帶來資本、技術以及知識的轉移,智利不會歧視外資,而且不會因為偏好美國、英國而歧視中國,只要企業遵守當地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