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10-19 作者:我愛當當書架 來源:當當網
|
|
|
今年3月份,國務院調整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經濟學家周其仁和李稻葵、夏斌三人,正式出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這充分證明了周其仁教授在當今中國經濟界的影響力。
周其仁教授的《中國做對了什么》,是一本演講、訪談、會議發言以及為財經雜志專欄撰寫時評的合集,受時間和篇幅的限制,文章比較短小精悍,觀點都很鮮明,既涉及宏觀經濟問題,又關注微觀經濟領域。特別是對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回顧與評述充滿了真知灼見,從“中國特色的產權界定、企業家職能的發揮、市場經濟框架的完善和國家權力的約束與規范”等方面,分析與揭示中國經驗的秘密,既令人信服,又通俗易懂。不滿意之處在于,作為經濟學家,作者在不同場合發表演講或接受采訪,觀點都必須保持一致性,因此我們在看這本文章合集的時候,會發現部分文章的內容有重復的地方。
相對于面向未來而言,回望歷史往往會更容易一些。作者在大力總結經驗教訓的同時,還用比較大的篇幅給我們提出了他自己對解決當前及今后一些熱點、難點性問題的觀點。如通貨膨脹問題,并結合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貨幣政策執行的效應進行解讀。其中對于人民幣匯率問題的觀點與時寒冰和向松祚等人的觀點有明顯的差異。這次入選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我相信會對未來人民幣匯率的政策產生一定的影響。另外作者對城鄉綜合配套改革也給予了足夠的關注,提出了建議。
中國經濟在次貸危機的優異表現讓世界刮目相看,似乎真有什么“中國模式”。其實冷靜觀察中國經濟發展,30年的改革,我們積累的問題和改革取得的成果同樣多,改革改到現在,剩下的都是攻堅戰。而改革的動力又因既得利益者的反對而減弱,改革的壓力卻因在改革中利益受損者的反對而變得越來越大,政治體制改革舉步維艱,沒有政治體制改革保駕護航,中國經濟改革的列車在能否繼續一路綠燈、高速前行?面對未來,中國還能繼續做對嗎?這不僅僅是一個對與錯的價值判斷或道德判斷的問題,更是一個事關國家前途與命運的重大課題。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