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終于對非常規油氣資源的頁巖油氣下手了。昨日(10月11日),中海油公布了其進軍頁巖氣領域的首個并購交易,宣稱將斥資10.8億美元現金(約合人民幣72億元)收購美國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商切薩皮克能源公司位于得克薩斯州南部的頁巖油氣項目的部分權益。
這不僅僅是中海油首次涉足頁巖油氣資源的開采,也是中國國有石油企業首次對美國頁巖油氣領域進行投資。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是目前唯一實現頁巖氣商業開采的國家,技術和商業模式相當先進和成熟,而中國雖有著巨大頁巖氣儲量,卻因經驗少、技術弱,尚未對頁巖氣進行商業開采,目前還處于試驗打井階段。通過收購,中海油可獲得相應技術,也為國內大規模商業化開采作準備。據了解,目前中石油、中石化在國內探路布局頁巖氣開采已走在中海油前面。
項目開發前價值約370億美元
中海油稱,其全資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國際有限公司將購入切薩皮克公司鷹灘頁巖油氣項目(EagleFordShaleProject)共33.3%的權益。交易價格為現金10.8億美元,在交易完成時支付,該價格可能還會有調整。此交易預計將于2010年第四季度完成。以此前交易的估值計,切薩皮克在上述合作項目中所擁有的權益,開發前價值相當于約370億美元。
此外,中海油同意未來替切薩皮克支付其所持有權益部分中75%的鉆井費用,總額10.8億美元,切薩皮克預計將于2012年底前完成。
該項目區塊位于得克薩斯南部,凈面積達60萬英畝,區塊主要集中在Webb、Dimmitt、LaSalle、Zavala、Frio及McMullen縣境內,縱向分布主要包括鷹灘頁巖層和Pearsall頁巖層。
根據協議,對于切薩皮克在本地區所獲得的任何新區塊,中海油都將有權獲得其中33.3%的權益。此外,中海油還有權與切薩皮克共同投資與該項目生產相關的中游基礎設施并獲得其中33.3%的權益。
作為項目作業者,切薩皮克將進行與區塊租賃、鉆井、作業及營銷相關的一切事宜。在未來數十年中,合作雙方計劃對總量約40億桶油當量的風險前資源潛力進行開發(已扣除平均約25%的礦區使用費)。
目前,該項目共有10口水平井在產。據切薩皮克估計,項目有望于未來十年里實現40~50萬桶桶油當量/天的高峰產量。
市場前景引三巨頭探路布局
目前,中國沒有任何的頁巖氣生產,對這種潛在資源的評價還處于初步階段。然而,中石油、中石化在國內探路布局頁巖氣開采上已走在中海油前面。
中石油勘探與生產分公司總地質師吳國干表示,公司2009年進行了滇黔北礦權登記和開挖四川盆地鉆探頁巖氣資料井,開始頁巖氣前期勘探的先導性試驗。
此外,中石油還與殼牌、康菲、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等開展合作研究及試采開發,打算2015年前在國內生產5億立方米頁巖氣。
今年以來,中石化先后啟動南方探區頁巖氣資源潛力及區塊評價研究項目、元壩地區泥頁巖層段劃分對比研究和南盤江、鎮巴地區頁巖氣地質條件研究工作,并正式成立頁巖氣勘探項目管理部。
中國石油企業協會會長胡文瑞稱,近期國內頁巖氣資源量在30萬億立方米左右,分布在南方揚子地區、華北地區、西部陸相盆地、東部盆地。
截至2009年底,美國頁巖氣產量900億方,超過中國常規天然氣的年產量,預計2010年頁巖氣產量將占全美天然氣產量的15%以上。而中國去年LNG總進口量為550萬噸,天然氣需求將從2009年的930億立方米增至2030年的4440億立方米。
技術和成本影響大規模商業化
由于缺乏鉆井技術,國內可進行商業化開采的頁巖氣區塊還沒有。“關鍵技術與國外差距較大。”吳國干說,“通過中美對比,中國尤其在地質選區、水平井鉆完井、增產改造技術方面需加大攻關力度。”
切薩皮克等美國公司開創的頁巖氣開采技術一直是許多外國大型能源公司學習的榜樣。中海油有關人士表示,通過此次收購,中海油可以獲得相應的開采技術,為下一步國內大規模商業化開采做好準備。目前,該公司在國內還沒有頁巖氣項目操作的時間表。
除技術外,開發成本高也影響到商業化。頁巖氣的前期勘探費用非常高,打一口水平井投資超過1億元,還存在投資打水漂的風險。
吳國干稱,國家應制定頁巖氣勘探開發的扶持政策,勘探開發應納入國家新能源規劃之中,制定相應的發展規劃,并在堅持以中方為主的勘探開發原則上,借鑒美國頁巖氣勘探開發的先進經驗和技術,選擇有實力的國外公司開展頁巖氣合作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