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晚國家能源局發布8月份用電量數據,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4.66%,增幅較上月回落0.68個百分點,出現了增速放緩幅度加大的跡象。單從數據分析,工業用電量增速放緩意味著經濟在加速探底。這與8月份一系列經濟指標所顯示出來的中國經濟止跌企穩相互矛盾。
9月1日,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聯合發布的8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在連續3個月回落后首度回升,被市場認為是中國經濟不會出現深度回調的信號。在此之后爆出的汽車行業和房地產行業8月份銷量出現環比正增長,則被一些人士解讀為中國經濟正在見底轉強。9月10日海關總署發布,8月份我國進口總值比去年同期增長35.2%,比上月大幅提升12.5個百分點,顯示國內經濟活力在增長。9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數據同比增13.9%,比7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
8月份用電量數據為什么與主要經濟指標背道而馳呢?
權威部門沒有給出解釋。2009年初用電量數據與經濟指標打架時,國家統計局解釋原因是中國與西方國家存在國情不同、經濟結構不同、統計指標不同。但今年8月用電量數據孤立于眾多經濟指標之外的理由,應與之不同。綜合分析,近期部分地區限電行為應該是造成8月份用電量數據“失真”的真實原因。
8月用電量數據顯示:輕工業、第三產業、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都較7月出現了明顯的增長,惟有重工業用電量出現了環比負增長。部分電力專家認為,重工業用電量的環比負增長和增速放緩顯得非常突兀。從基本面上看,地方政府近期為迎合國家節能減排政策做的一系列拉閘限電舉措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這一判斷得到了權威部門相關人士的證實。中電聯統計信息部主任薛靜表示,西北地區如內蒙古、寧夏、青海等地的全社會用電量增速下降得非常厲害。由于重工業在內蒙古全社會用電量中所占比例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當地的限電政策使得內蒙古的全社會用電量增速一下子從上月的25%下降到10%。薛靜預計,至少在年內,工業用電量尤其是重工業用電量仍會出現環比負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