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8-31 作者: 來源:新華道瓊斯手機報
|
|
|
據媒體透露,大型光伏電站特許權招標工作結果出爐,最終中標企業及中標電價日前已基本獲得國家能源局核準。 其中,中電投集團旗下的黃河上游水電開發公司,以0.7288元/千瓦時的價格,也成為此輪光伏特許權招標中的最低價格。這也標志著,在國家新能源政策逐步深入,光伏制造業產業鏈日趨完善的情況下,我國光伏上網電價終于邁入1元內時代。 專家分析,1元以內的上網電價對于企業來說仍屬偏低。政府的目的就是通過低價得標的方式摸清光伏發電的合理成本,考驗企業的承受能力。 根據計算,光伏系統能夠實現微利的價格應該在16-17元/瓦。而此輪招標光伏系統平均成本則為14元/瓦。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預計,按照項目核算,此輪招標涉及的部分項目預計要17-18年才能實現盈利。似乎只有央企與國企才能忍受這么多年不賺錢,這也是此輪招標由央企與國企擔綱的原因之一。 專家提醒,只要企業能承受這樣的電價,就不該在電價問題上做過多評論。行業更應關注的,是加強太陽能電池生產關鍵設備的研發力度,改變目前核心設備依賴進口的局面,這樣國內企業才能分享低電價刺激下快速成長的太陽能發電市場紅利。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