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膠著狀態或將被打破
|
7月全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與上月持平
|
|
2010-08-11 作者:記者 王濤 李佳鵬/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
新華社記者 李健/攝(資料照片) |
專家認為,下半年房價恐將呈現下跌趨勢,明年一季度有望觸底
房價膠著狀態可能就要打破。國家統計局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雖然同比上漲10.3%,漲幅比6月份縮小1.1個百分點,但環比與上月持平。專家認為,下半年房價恐將呈現下跌趨勢,預計明年一季度才會觸底。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4月份成為這輪房價同比增幅的高點后,已連續第3個月出現回落。今年剩余月份,這一增幅將基本保持回落和震蕩態勢。 楊紅旭解釋說,7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持平,說明當前市場處于膠著狀態,買賣雙方在價格上互不讓步。這也正是近期國家相關部委再三重申和強調調控不放松的原因。不過,部分大型開發企業正在對部分普通住宅項目進行促銷,預期隨著下半年供應量的增加和企業資金漸趨緊張,將會有更多企業加入促銷陣營。下半年,房價將會維持下跌態勢,預計明年一季度觸底。 與悲觀的預期相反,也有部分人士持樂觀態度。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主任徐楓認為,全國房價還是會持續上漲,通過對通脹壓力、產業鏈協同效應、剛性需求與投資需求、人民幣升值、城市化進程、舊城改造等宏觀因素以及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捂盤等微觀因素的綜合分析,“支持房價上升的因素遠遠高于支持房價下跌的因素”。 記者發現,房價出現變動的同時,成交量、開發商資金鏈等問題也備受關注。 數據顯示,1月至7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4.58億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長9.7%,增幅比上半年回落5.7個百分點。7月當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646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5.4%;全國商品房銷售額3066億元,下降19.3%。 “調控政策對房地產成交影響相對較大,其中增幅回落5.7個百分點就足以說明這一點。”佑威房地產研究中心副主任陸騎麟分析說,7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同比出現了15.4%、19.3%降幅,說明調控政策效力顯現,首先打擊了投資和投機需求,促使其減緩入市步伐或者直接不入市,其次改變普通購房者對未來房價預期,減緩其入市步伐。 不過,前7個月的商品房銷售面積仍呈增加態勢,在陸騎麟看來,目前成交量出現上升只是短時的現象。從上海近期商品住宅成交面積來看,不管是前7個月還是7月份,全市成交面積處于近五年來的最低位,成交出現反彈只是觸底反彈,在政策調控不變的情況下,短時的反彈不能說明其具有持續性,后續如何還需要看政策和房價的走勢。如果政策持續從嚴,房價不下調,那么未來成交量不可能有大幅的反彈。如果房價出現下跌,且剛性需求再次入市,未來成交量反彈才可能具有可持續性。 成交量的持續下滑也令房地產開發商的資金鏈備受考驗。楊紅旭告訴記者,1月至7月,房地產開發企業本年資金來源38876億元,同比增長39.4%,增幅較1月至6月減少6.2個百分點,自1月至2月增幅觸頂之后,這是連續第7個月回落。接下來增幅將持續收窄,開發企業資金面將由寬松向緊張慢慢演變,預計下半年資金將出現一定程度的緊張局面。隨著恒大、萬科、綠地、保利等地產巨頭紛紛開始促銷,開發商降價現象將越來越普遍。 “從月度情況來看,7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來源為5157億元,比6月份減少19.8%,開發商資金面最寬松的時候已經過去!睏罴t旭補充說。 后續政策走勢一直是關注的焦點。銀監會近日重申,對于商品住房價格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地區,商業銀行可根據風險狀況,暫停發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對貸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和貸款利率應大幅度提高。 徐楓認為,從中期來看,我國經濟可能將面臨通貨膨脹及國際收支逆差的局面。在此背景下,除了信貸之外,稅收方面也可能收緊。陸騎麟則表示,未來仍舊是落實細化政策的過程。實際上許多政策對于調控樓市都能起到明顯的作用,但仍需進一步落實到位。 中原地產認為,目前各地在新政執行方面仍維持原有的從嚴態勢,其中部分城市略有松動的第三套房貸被再度收緊。預計下半年,樓市仍將處于目前的嚴厲政策形勢之下。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