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歷來是一個與枯燥相伴的事情,能出境界者不多,能上升到灑脫層次的更是難得。我以為,從事財務者起碼需要經過三個階段,體嘗三個境界:第一層次是大多數基層財務工作人員,他們掙扎于看似充滿繁雜的各類規則和要求的必然王國;第二層次是富有多年經驗的財務精英們,他們通過對規則的充分理解而能夠將財務靈活處理的自由王國;第三層次則看個人修為,在具有財務影響力的基礎上依然能夠恪守職業規則和行業準則,從而能夠建立起對財務的“正解”,進一步能夠將財務做好、做對的超然王國。
《財務是個真實的謊言》便很有禪意,作者憑借深諳其道的經驗試圖為財務提供一個正解。正解自古來自不易,從外行的熱鬧一直看到內行的門道,需要的是專業上的嫻熟和職業上的超越,本書則做到了這點。全書不是故事,但勝似故事;不是案例,但勝似案例。觀點生動活潑,體系嚴謹靈活。
凡事“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孫子)。《財務》所構建的財務觀,首先是建立在坦誠承認財務確有其弊的前提之上,這樣全書觀點就此展開,諸多疑惑也就此解析透徹,這是市面幾乎所有財務書籍難以做到的。既然沒有扭扭捏捏,那就可以說點亮話。無論是強調數字的彈性操作、八個壇子七個蓋,或者是三大報表的鉤稽關系,本書談起來舉重若輕,自然得益于這份坦率。以往令人晦澀的術語和現象,終于可以撥云見日。
其次,“夫兵者,恬淡為上”(老子),《財務》既保持了對財務境界的冷靜探索,更將財務哲理與電影作品有趣得結合起來。恬淡為上,就是要超脫財務的誘惑和困擾,實實在在地對待一切財務事宜,豁達客觀地看待一切財務問題。灑脫出來的作者,便做到了可以用財務的視角來看待《綠野仙蹤》真正意義,從《十誡》看到財務的守則,以及分析出《羅生門》里的財務報表,冷靜之余透著有趣,務實之余透著瀟灑。
比如沉沒成本,作者居然采用《北京一夜》當中的歌詞“留下許多情,不敢在午夜問路怕走到了百花深處”來敘述;而機會成本,作者則選用張愛玲的《紅玫瑰和白玫瑰》來闡述,“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而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
其三,本書通篇還是將財務視同于個人修行的,“需要如同孔雀食毒,孔雀鳥吃了蜈蚣、毒蛇等百毒后,不但不死,羽毛反而更艷麗更漂亮”(《圓覺經》)。佛家歷來視智慧如大火炬,無論好的如黃金、白銀、金剛鉆,壞的如臭襪子、爛東西等等,丟進大火里,全被燒得精光,統統成為能量,并化為火焰光明。《財務是個真實的謊言》,所追求的正是從財務的“假”向“真”的升華,這種升華建立在對財務各種非善的作為痛徹的解析,從而進一步體現在從專業到跨業、從數黑論黃到決勝千里、從騎墻到平衡、從被動保守到主動積極、從我到國王、從聰明到智慧的進步。財務本亦是生活的一部分,人人皆可財務,而不是望而卻步,只是這種財務智慧的建立是最關鍵的環節。
本書對財務的實質進行了諸多入木三分的解析,確實能夠幫助讀者建立更為成熟的財務觀,倘若封面能夠設計得更加靈性似乎更加符合該書主題。
(山景咨詢總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