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button>
  • <button id="kwo0m"><input id="kwo0m"></input></button>
    <code id="kwo0m"><acronym id="kwo0m"></acronym></code>
  • <sup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sup>
     返回首頁 | 經參·財智 | 經參·思想 | 經參·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2010-07-23   作者:記者 董振國 陳鋼 李鈞德/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藺以光 攝

        2009年和2010年春季,北方冬麥區和西南地區分別發生歷史罕見的大旱,給糧食生產和人民群眾生活帶來了巨大威脅。《經濟參考報》記者最近在我國部分糧食產區調查了解到,氣候變暖極有可能導致未來極端氣象災害的范圍、程度和頻率加大,頻發的旱災將成為我國糧食安全的主要威脅。

      每年因旱災損失糧食300多億公斤

      麥肯錫公司去年發布了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聯合開展的“從糧倉到旱地——中國華北、東北地區抗旱措施的經濟影響評估”報告。這份研究報告認為,氣候變化影響預計將導致干旱問題進一步惡化,中國需要采取更多措施來保護受到威脅的“糧倉”。

      去年冬季至今年春季,西南地區發生大旱,耕地受旱面積一度達9654萬畝,作物受旱7097萬畝,待播耕地缺水缺墑2557萬畝。云南省今年小春作物因旱絕收超過1000萬畝。2009年,華北主要省區冬春連旱,高峰時全國作物受旱面積達到1.61億畝,國家防總首次發布了旱災的紅色預警,后來內蒙古和遼寧西北的伏旱和秋旱導致大面積糧食絕收。
      “洪災一條線,旱災一大片”。陜、豫等省區一些水利部門干部認為,與我國歷史上多次出現的全國性多年持續旱災相比,北方近幾年的旱災只是區域性和季節性的干旱,但已暴露出旱災對我國糧食和水源安全的嚴重威脅。陜西省防汛抗旱辦副主任翟大明說,陜西“十年九旱”,旱災損失占自然災害損失量的50%以上,2009年全省因旱災減收糧食100多萬噸。陜西省以2007年為基本年進行評估,如果2020年出現特大旱情,將會有500萬人出現吃水困難,糧食產量減少20%左右。
      我國的干旱事件幾乎年年出現。據《中國水旱災害公報》公布的數據,1950年至2007年,全國農業平均每年因旱受災3.26億畝,年均因旱損失糧食158億公斤,占各種自然災害造成糧食損失的60%以上。與此同時,全國農作物年均因旱損失糧食由20世紀50年代的43.5億公斤上升到90年代的209.4億公斤,2000年以來高達300多億公斤。

      未來旱災發生頻率可能提高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羅勇認為,自從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在全球范圍內受干旱影響的地區已經增加。對于今后旱災發生規律的演變,目前一個較為廣泛接受的結論是氣候變暖極有可能導致未來極端氣象災害的范圍、程度和頻率加大。

      廣西壯族自治區水利廳副廳長王春林、陜西省防汛抗旱辦副主任翟大明等水利專家分析,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我國年平均氣溫升高,區域降水和河川徑流變化波動明顯增大,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增強,干旱災害呈現出加劇態勢。旱災的影響范圍也不斷從農村向城市和生態環境擴大,旱災發生區域也從西部、北方擴展到東部、南方。
      水利部部長陳雷指出,北方地區連續多年干旱,水資源短缺問題十分突出。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分析,受氣候變暖及人類活動日益頻繁的影響,長江流域年均氣溫有顯著上升趨勢,年徑流減少趨勢明顯,徑流年內分布更不均勻,未來這一流域洪澇與干旱災害發生的頻次將有所增加。
      中國農業科學院林而達教授說,總體來說,氣候變化這種負面影響已顯端倪。比如過去20年,華北、西北、西南氣溫上升,對糧食生產有抑制作用。
      水資源緊缺和農業用水總量剛性的矛盾,制約著我國的糧食生產能力。目前我國人均水資源量2200立方米,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1%。專家預測,到2030年我國人口將達到16億,人均水資源量將降到1750立方米,接近國際承認的1700立方米“用水緊張”標準。但是,人口增加對糧食需求的增長,很大程度上還要靠水來保證。

      旱災成為糧食生產的主要威脅

      據估算,在“中等”氣候變化的情景下,2030年東北地區的旱災損失會增加50%,東北和華北兩個地區的損失將從140億元擴大至180億元。在“嚴重”氣候變化的情景下,兩個地區的農業損失最高可達370億元。

      麥肯錫公司與國內相關部門聯合開展的研究報告指出,東北和華北是中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兩地糧食產量占到全國的1/4。氣候變化預計將加大旱災的發生次數和嚴重程度,如果不加大力度緩解干旱威脅,未來中國糧食主產區可能遭受重大農業損失。
      這一報告認為,近年來中國政府實施了多種防旱抗旱措施,但考慮到氣候變化對旱災的影響,有必要對現有措施進行鞏固和加強。如果節水灌溉、保護性耕作、蓄水以及種子工程等抗旱措施能夠全面實施,2030年中國因旱災造成的農業損失可減少50%,相當于90億元的農業產值。
      我國70%的糧食來自灌溉農業,從資源的角度看,水源不足將使旱災成為我國糧食安全的主要威脅,主要表現為南北糧食生產和水資源的結構性失衡。
      農業經濟專家曹利群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糧食生產重心持續地從水資源豐富的南方向缺水的北方轉移,這一趨勢自2000年后表現尤其突出。北方很多低產田由于灌溉設施的改善變成了高產田,而南方很多省份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下降,糧食總產量減少。傳統的“南糧北運”變為“北糧南調”,很大程度是以犧牲北方的水資源,尤其是地下水資源為代價的。在華北平原糧食產區,由于常年超采地下水,出現大量地下漏斗區。
      曹利群指出,如果說20世紀60年代以前,因為缺乏對地下水資源的認識而在旱期無水可用,那么在將來,可能會因為長期的無節制開采地下水而在旱災面前出現無水可抽的局面。若不提早扭轉目前存在的南北糧食生產和水資源的結構性失衡趨勢,極端旱災的應急措施會因資源的枯竭而變得無能為力。

        我國部分糧食產區抗旱能力薄弱令人擔憂

        近些年頻發的旱災正在對我國糧食和水源安全造成嚴重威脅,而《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對河南、陜西等多個糧食產區抗旱能力的調查卻發現,地表水調蓄能力普遍不足、地下水資源過度開發、灌溉設施老化失修“帶病運行”……目前我國糧食產區的抗旱能力之薄弱,讓人擔憂。

        [觀點]用水資源安全保證糧食安全

        河南省水利廳農水處調研員 李斌成:
      根據河南省水利部門編制的2009年至2020年大型灌區骨干工程的改造規劃,需要總投資204億元,年均需要投資17億元,但近幾年的年均投資只能達到2億多元,完成投資需要上百年,但水利設施的使用年限平均只有15年,也就是說,舊的沒修完,新的又要修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1000部羞羞禁止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最近国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欧美性色一级在线观看
    <button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button>
  • <button id="kwo0m"><input id="kwo0m"></input></button>
    <code id="kwo0m"><acronym id="kwo0m"></acronym></code>
  • <sup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su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人巨茎大战白人美女|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 |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日本人强jizzjizz老|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喷水 | 韩国太太的告白韩国电影| 三上悠亚在线网站| 深夜福利视频导航| 手机在线视频你懂的| 69堂在线观看| 亚洲偷自精品三十六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匹| 中文字幕日韩丝袜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中文乱码| 亚洲激情小视频| 91久久打屁股调教网站| 青青草中文字幕| 老子影院我不卡|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 z0z0z0另类极品| xxxxx野外性xxxx|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97人人在线视频| 香蕉视频网站在线| 日本在线观看a| 青青青国产手机在线播放| 老公和他朋友一块上我可以吗 |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 男人天堂视频网站|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成人| 日韩精品高清在线| 无码超乳爆乳中文字幕久久| 忍住北条麻妃10分钟让你中出 | 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 99re在线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丁香六月色婷婷| 中文字幕av免费专区| 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18| 亚洲综合20p| 美女视频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