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貨幣政策和監管政策的疊加效應,自5月中開始,市場流動性陡然轉向,包括大行在內的商業銀行突然面臨錢緊的尷尬,貨幣市場利率連續數周飆升。 期間,5月21日至6月1日,全國性商業銀行連續8個交易日在銀行間市場上累計凈融入資金4866億元。故此,公開市場操作悄然轉向,5月份有3周實現周凈投放,當月實現凈投放2240億元。本周,央行在公開市場僅發行230億元央票,本周到期資金量高達2130億元,故此央行周凈投放貨幣1900億元。分析師預計,6、7月份,央行仍將維持凈投放。 流動性的突然短缺,內因在于,今年一系列的流動性回籠手段累積的邊際效應開始顯現。年初以來,央行三次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共回籠資金17760億元,占基礎貨幣余額的11.84%。同時,央行在公開市場還更多采用長期回籠工具,加大了對資金的鎖定力度。 外部原因在于,升值預期降低,導致外部資本流入減少。加之歐洲債務危機使得美元走高,境外機構紛紛抽走流動性。12個月人民幣N
D
F報價顯示,人民幣升值預期從4月底的3.2%高點,降低至近期的0.6%左右。此外,國內機構投資者的“逐長去短”也是資金趨近的原因之一。今年4月、5月以來,中長期投資如3年期央票持續受到追捧。 中國銀行分析師石磊認為,對流動性預期的判斷需要十分謹慎。一方面需要小心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后熱錢出逃以及國內經濟出現二次探底的風險,另一方面還要擔心接踵而來的6月份通脹壓力。但他預計,6、7月,央行仍將維持月度凈投放,額度在2000億元上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