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國紐約曼哈頓高盛集團總部大樓。新華社記者 申宏
攝 |
深陷“欺詐門”的金融巨頭高盛,此前被指責通過大舉做空美國樓市狂賺37億美元,周二又被曝在市場違規進行裸賣空行為。不過與之前在國會極力辯解否認不同,此次高盛安然接受了控告并繳納45萬美元罰金,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高盛有緩和與監管機構此前針鋒相對的跡象,帶頭遵循低市場風險交易的行為規章。
認罰違規“裸賣空”
據《金融時報》報道,高盛集團旗下部門已同意向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NYSE Euronext)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支付45萬美元罰金,來了結有關美國股票賣空交易的管理條例的指控。 根據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指控,高盛集團違反了該委員會有關股票賣空交易的監管條例。在雷曼兄弟于2008年9月份倒閉以后,證券交易委員會實施了一項緊急規定,做空交易者必須在交易結束時向證券機構交割,為期不得超過三天,否則將面臨罰款。不遵守法規的股票經紀人將被禁止在同一家證券機構從事做空交易,除非其做空的股票已提前借出。2009年7月,這項名為“Rule 204T”的緊急規定被轉為永久性規定。 證券交易委員會表示,高盛集團旗下部門Goldman Sachs Execution & Clearing LP“最初曾對這項規定作出回應,但該集團的程序并不充足,過于依賴個人來從事手工任務和計算,而沒有進行充分的監管或對其準確性進行確認。” 紐約證券交易所監管機構表示,一名聽證會成員發現在2008年初至2009年中期間,高盛公司在大約68次股票交易中存在未能及時平倉的違規問題,也未能對有關賣空行為的法規實施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控制,對某些客戶也沒有及時披露信息。 對于這項指控,高盛集團既未承認曾犯有任何過失,也并未作出否認。該集團發言人卡納迪(Ed Canaday)發表聲明稱;“這是證券交易委員會在2008年10月份出臺Rule 204T規定以后人工處理程序發生錯誤的結果,對我們客戶并未造成任何財務上的影響。現在,我們已經采取改良后的自動程序,以避免未來再次出現錯誤。”
市場解讀為與監管部門和解
高盛安然受罰與周二當日其股票的逆市上漲,讓市場人士猜測其與監管部門矛盾緩和。福斯商業新聞網的消息指出,投資大行高盛謀求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出的欺詐指控達成和解協議。“高盛不希望與監管機構開戰。即使高盛堅持美國證監會的指控無根據,但如果達成和解,可望令監管機構撤回民事訴訟,并且同意減輕懲罰。”市場也提供了佐證,美股周二表現為一個月來最差,道瓊斯工業指數下挫2.02%,但高盛沒有隨之大跌。不過自美國證監會上月對高盛提起訴訟以來,高盛的股價下跌19%。
違規成本低難抑高杠桿逐利沖動
對于高盛認罰45萬美元一事,專家表示有一定示范效應,但能否符合美國監管部門希望金融機構規矩市場行為的初衷,在投資市場高額利潤的吸引下,還要打上一個問號。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部副主任陳炳才認為,高盛在投行業具有標桿效應,此番老實認罰可以反映出美國金融市場的變化趨勢,即大銀行許多固有的高風險市場行為必將逐步受到遏制。當然從另一方面來說,偏向于風險控制的市場行為,對市場主體的盈利能力會有所影響,隨著金融改革的深化,美國金融機構的收益將沒有以前那么風光了。 長江商學院教授周春生表示,違規成本過低,是全球金融監管一個普遍的現象。“罰個幾十萬對于金融機構來講實在是小菜一碟。”北京工商大學金融學副教授李飛也說,“所罰數額對金融機構來說太少,日后美國金融市場是否真能規矩起來還有待觀察。雖然作為行業龍頭有示范效應,但高盛違規認罰并不一定能減少其他金融機構為獲取高額利潤而違規操作的可能性,畢竟違規成本有限,如果金融產品杠桿收益率高于違約損失率,美國監管部門的限制措施效果仍難發揮。”
[相關鏈接]
所謂“裸賣空”(Naked Short Selling),是指投資者沒有借入股票而直接在市場上賣出根本不存在的股票,在股價進一步下跌時再買回股票獲得利潤的投資手法。進行“裸賣空”的交易者只要在交割日期前買入股票,交易即獲成功。由于“裸賣空”賣出的是不存在的股票,其交易量可能非常大,因此會對股價造成劇烈沖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