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兩會”進程已漸進尾聲,近萬名記者參與了此次的上會報道,新聞大戰烽煙四起。要做“兩會”報道春江鴨,記者應具有那些優秀特質呢? 體力:看這邊,手拿資料的記者撒腿狂奔迎面跑來,錄音筆從兜里竄出渾然不知。跑慢了行不行?跑慢了真不行。晚一秒鐘發出消息,你的報道也許就淹沒在天量的資訊之中。瞧那邊,閃光燈“咔咔”頻閃、跑步聲驟響,想知道里外三層同心圓里的哪一點究竟是誰——擠進去! 單反相機、筆記本電腦、錄音筆...,前傾著上身的同行對面走過,背包的重量可見一斑。 毅力:天色未亮,寒風刺骨,風打在面面紅旗上發出“啪啪”的響聲。而此時記者們早已披星戴月,提前一兩個小時等候在大會堂門外。別瞧他們跺著腳、搓著手、哈著哈氣,卻還不忘相互調侃著,“早上鬧鐘響了,我還以為是在做夢”,“晚上做夢我都喊出了那位代表的名字,把自己喊醒了”,而自嘲背后更多是對工作的投入與毅力的體現。 一天的工作從睜眼開始,而全天的成果卻是夜深后在電腦前得到體現。嚴重缺覺或是工作另一面的真實寫照,而克敵制勝的法寶只有兩個字——“堅持”。 智力:體力與膽力不可或缺,但還遠遠不夠。當你“堵”住了部長,擠進了人群,你的問題能否讓受訪者眼前一亮,打開話匣侃侃而談呢,這可是一門學問。 磨刀不誤砍柴工,認真聽會仔細思考受訪者的發言,往往事半功倍。與受訪代表交流盡量是對其議案提案與發言觀點進一步地探討與認證,切勿三句花不離“采訪”字眼,問題出口卻讓受訪者摸清了你的底線。 膽力:大多精彩的報道是出于膽大的提問。凡是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無不是國家發展的擎天玉柱。當你面對敬仰已久的代表委員時,你是否有膽量自報家門,提問聲中聽得出顫音嗎? 創新力:網絡多媒體時代,報道的形式多種多樣。除文字、圖片、視頻外,今年兩會人民網微博大放異彩,引人關注。上會記者們通過3G網絡,與大會同步用手機編發著一篇篇原創稿件與獨家評論,一個人的直播做的津津有味可圈可點。 責任心:作為兩會記者,榮幸之余感到更多是沉甸甸的使命感。“長槍短炮”聚焦民生、關注時政,記錄、報道、傳播,這份責任重于泰山。會上報道無小事容不得半點馬虎,報道之余更應珍惜每次機會,把高度的責任心融入到篇篇報道稿件之中。 一言畢之,做“兩會”春江鴨,體力、毅力是基礎,開動思維巧問答,高度責任記心間。
|